一“读”、二“问”、三“导”

一“读”、二“问”、三“导”

ID:30992092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一“读”、二“问”、三“导”_第1页
一“读”、二“问”、三“导”_第2页
一“读”、二“问”、三“导”_第3页
一“读”、二“问”、三“导”_第4页
一“读”、二“问”、三“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读”、二“问”、三“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读”、二“问”、三“导”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应该以字词的串讲为主,还是当作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去赏析?这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一“读”、二“问”、三“导”的方式,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以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言文;一读;二问;三导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多少年来,文言文的教学就似乎一直在两条道路之间徘徊,一篇文言文是应该以字词的串讲为主,还是当作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去赏析?这是初中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中很实在的问题,这似乎成了一个两难问题。前者,重字词串讲,往往过于琐碎,欠缺整体分析,文本的整体

2、美感难以体现;后者,则着重文本的人文内涵主题精神等分析,给人以讲解不细致到位之感。难道没有解决的办法?如何找到两种教法的平衡点?笔者认为,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深入到文本当中去,从作品的文化内涵入手,然后再加入对字词的讲解,把对字词的讲解和作品的赏析融合到最佳的境界,这样的教授效果应该是最理想的。5  现在的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其内在原因除了其文字艰深,远离社会现实外,还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关。在课程改革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传统的教学观念、单一的授课方式,还时常制约着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考试题的能力要求和题型的设置偏重于基础知

3、识的积累,这些也必然影响到文言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到位,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对烦琐的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积累视为畏途,这与课程标准的宗旨背道而驰。  由此,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探索,笔者认为通过一“读”、二“问”、三“导”的方式,能够兼顾上文提出的两难局面,既解决文言文字词串讲问题,又不失文章整体的赏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价值,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手段。  一、以读促感,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  古人写文章讲

4、究格律、音韵,许多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适合朗读和背诵。学习文言文的首要任务就是熟读课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相对脱离,加上其本身字音、句读、语法结构与现代的差异,就更需要反复诵读了。当然诵读时要特别注意字音,特别是异读字和通假字。如《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两个“食”都是“喂养”的意思,作动词要读成“sì”,而“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食”是“餐、顿”的意思,作量词,要读成“shí”。需要强调的是文言文的阅读必须出声地读,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在反复诵读中逐步加深对词语、句子、文章的理解。  有位陶老

5、师执教《口技》就用“读”贯穿于他的整个课堂中,在检查预习时对文中重点字词设计了“读一读”这个环节,在整体感知课文时,陶老师设计了“带着问题听朗读”的环节,在分析问题时,陶老师设计了“学生自读-学生点评-学生再读”5的环节,让学生读出了口技人声音由小渐大、由弱渐强的层次感,最后在品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时,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了第二、三小节。  二、以问促思,训练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堂主要以问题引导展开,而思维也总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研究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在轻松自在

6、的学习氛围中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疑问,提出各种见解。教师抓住“文眼”去设计问题展开教学,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和“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在学生熟读全文后,要注意抓住关键字设计提问,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够更上一个台阶,达到质的飞跃。  例如,在学习《马说》时,引导学生思考“然后”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我们发现文中所列举的“食马者”种种无知荒谬的行径,恰恰是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而他们还要将人才稀缺的原因,归咎于“天下无马”,从中我们看出昏庸的“食马者”是扼杀千里马的罪魁祸首。再回过头来审视“然后”两字,我们不仅仅体会到“伯乐的出现,是

7、千里马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且明白了要怎样才能让千里马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辨,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意识。  三、以导代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5  在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句的落实往往是教学的重点,但过于强调字词句的落实,容易导致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情绪,学生只看见一堆熟悉的字,却并不能体会其中的人物故事、人文情怀。我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尝试,达到“取法其上、得手其中”的效果,让学生在快乐的品读、想象、创作中,不知不觉地落实字词,又深入地体会到文言文本身的美丽。更进一步地,我更希望引导学生在学文言文时,形

8、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读完文章后能够自己问问自己,我读到的是一堆字,还是一个立体的情境?我脑中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