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导学案“三问”

高中语文导学案“三问”

ID:24634628

大小:10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高中语文导学案“三问”_第1页
高中语文导学案“三问”_第2页
高中语文导学案“三问”_第3页
高中语文导学案“三问”_第4页
高中语文导学案“三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导学案“三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导学案“三问”  【中图分类号】G633.3    传统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胆战心惊的样子,学生就像猎人枪口下的猎物,时刻提防着:指不定被何时何处飞来的一颗子弹击中。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不“安全”的。实施导学案教学的课堂,是“以人为本”“以学为本”和“以生为本”的新型课堂,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开启,生命受到了尊重。但是由于导学案质量不高,甚至违背学习规律,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如何设计出优秀的语文导学案呢?有三个问题必须在实践中作出明确的回答。  问题一:导学案是印证还是体验?  笔者学习钱理群、王富仁先生解读《装在套子里的

2、人》及其他研究文章,设计了一份导学案,学习过程中设计了四组话题:初识“套中人”、揭秘“套中人”、拯救“套中人”、忧郁与希望。学生对这四个话题很感兴趣,在反复研读文章的基础上相互讨论,生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应该说这样的设计是成功的,但也有遗憾。设计第三个话题的初衷是让学生探究其死因,然后“拯救”别里科夫。于是给出一个命题:别里科夫是被他渐渐复活的内心的自由欲望吓死的。这是王富仁先生一个很有见地的观点。遗憾的是事先给学生这样一个命题后,学生思路打不开,甚至在没有认真阅读全文的情况下,牵强附会找一些“依据”5来印证命题。其失败之处就在于把专

3、家的阅读体验强加给了学生。在课后反思中,笔者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导学案是印证还是体验?如果不是单纯记忆“被印证”的命题,而是通过学习讨论证明“被印证”的命题,这样的印证也是必要的。但是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尊重学生独立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依据文本的语言信息去感受、去体验,哪怕这些体验是肤浅的,甚至是不正确,但只要是学生自己的真切感受就是非常可贵的。有了真实的阅读体验,教师再通过“点拨”的方式介绍王先生的观点,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认知冲突,深入探究文本:原来还可以这样解读别里科夫!  问题二:导学案是求证还是探究?  

4、设计导学案时可以先给一个结论,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结论走进文本,最后得到证实――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鲁迅先生的《祝福》是一篇经典课文,余映潮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这种看法。”教学设计是基于这样一种预设,即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认真研读课文,找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孟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求证性问题,也是一个很有张力的问题。再如设计《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导学案时,就可以设计话题“从林黛玉、王

5、熙凤、贾宝玉的出场看人物性格特征”,让学生主动探究得出结论。也有老师设计话题“众人眼中的林黛玉”让学生探究。这样的话题虽然没有具体结论,但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学习活动还是应该围绕话题紧扣文本进行探究。这种话题探究,在余映潮老师看来就是阅读教学“主问题”5设计。设计语文导学案时,通过一个或几个“主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语文导学案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问题三:导学案是预设还是生成?  预设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惑或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预先的设计,具有可预知性。学生

6、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惑,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和疑惑,这就是生成。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预设与生成的交替、转化和整合。因此,导学案设计既要对学生学习进行充分的预设,更要注重课堂生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精美散文,也是一篇传统课文。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四个赏析话题: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欣赏文章的景物之美、鉴赏文章的结构之美、探究文章的意境之美。学生在课堂上对“文章章法结构之美”的激烈争论让老师始料未及。学生七嘴八舌谈了自己的理解:“文章整体上由‘忆秋――绘秋――恋秋’三部分组成,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文章首尾呼应,开

7、头点题,交代‘文眼’,结尾直抒胸臆”;“文章围绕‘忆秋味――品秋味――恋秋味’展开,显得跌宕复沓”;“文章紧紧围绕着文眼,采取总分总的方式结构文章,并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其中描写部分的五幅画面是并列结构”。到此,这个话题的讨论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一个学生却提出自己的质疑:“文章第12段有什么作用呢?”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作者的情感几个方面进行讨论解决这一问题:从内容上看,凸显文章“深厚的文化底蕴”;从结构上看,看似闲笔却别具匠心;从情感上看,与全文的感情基调浑然一体。这是超出教师“预设

8、”5范围的很有意义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对文本言语智慧产生了新的认识。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印证”与“体验”、“求证”与“探究”、“预设”与“生成”不能简单地作“非此即彼”的判断,而应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