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程资源 用好数学教材

挖掘课程资源 用好数学教材

ID:30990675

大小:11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5

挖掘课程资源 用好数学教材_第1页
挖掘课程资源 用好数学教材_第2页
挖掘课程资源 用好数学教材_第3页
挖掘课程资源 用好数学教材_第4页
挖掘课程资源 用好数学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挖掘课程资源 用好数学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挖掘课程资源用好数学教材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笔者认为要用好新教材,不光需要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把握编者意图,而且还要深入挖掘这一资源,真正做到充分利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各种资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老教材相比,无论是编排内容,还是编排形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教材的灵活性强,留给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如果不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资源,就有无从下手之感。挖掘教材资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挖掘“主题图”资源,让“主题图”充分发挥作

2、用  “主题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这一基本理念,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挖掘“主题图”的资源,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发挥“主题图”的情境作用  以实验教材第一册为例。第二单元“比一比”设置了“小猪帮小兔子盖房子”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上课伊始,学生边看“主题图”,教师边讲:“8在一条蜿蜒的小河边,有一所快要盖好的小房子,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这是小猪帮小兔子盖房子。他们有的搬着砖、有的扛着木头。河里的小鱼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

3、,禁不住蹦出水面,瞪大眼睛想看个究竟。热情的小兔在房前的桌子上准备了一些招待客人的水果……”这个故事一方面为教学知识提供背景,同时还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像这样的“主题图”还有“野生动物园”“学校运动会”“我们的校园”等等。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的、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充分挖掘“主题图”中的教学资源  教材中的每一幅“主题图”都包含

4、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对新概念、新知识感知全面、理解透彻。仍以“比一比”为例,教材中引出“同样多”和“多”“少”的概念后,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主题图中的资源,除了进行小兔和砖、小兔和木头的比较外,还可以进行桌上的水果之间的比较,水果与猪和兔的比较,桌子与凳子的比较,等等。  再如教材第一册“小猴吃水果”的主题图。初看主题图,我认为主题图的目的无非就是:(1)能数出图中物体的个数;(2)会用“>”“<”或“=”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在这一教学目的指引下,我的教

5、学设计如下:  (出示主题图后)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  生:图上画的是……猴子有3Z……  教师板书“猴子3、梨4、桃3、香蕉2”。  师:猴子有几只?桃有几个?猴子和桃比,怎么样?8  生:猴子有3Z,桃有3个,猴子和桃同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3”。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和“<”。  再细心地观察主题图,我发现了图中的如下资源:(1)小猴子与水果对应排列,渗透了统计的初步知识;(2)猴子、梨、桃和香蕉可以互相比较,因此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背后,蕴涵着学生学

6、习的自主选择性和开旃}生。根据初观察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再观察发现的上述资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修改如下:  出示主题图,同桌互相说说图的意思。  师:图中有几只小猴在吃几个梨、几个桃、几根香蕉?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摆出来吗?  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学具摆出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  师: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方法摆出如17页的象形图。)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些物体的多少,好吗?谁来试一试?  生1:猴子比香蕉多。  生2:香蕉比梨少。  生3:猴子和桃同样多

7、……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抽象出:3>2,2<4,3=3……  我认为,修改后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动手实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这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结果。8  3重新选择主题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用教材”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可参照的蓝本。当我们发现教材提供的主题情境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时,或有了比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更有价值的主题情境时,可以重新确定材料进行编排。只要改变后的主题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

8、特点,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我认为都是成功的。  教材第一册18页“第几”的主题图是一幅排队购票图。如果只看图,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几”和“第几”的。制成电脑课件,我们又不具备制作条件。怎么办呢?我认为可以重新选择主题情境。以下是我对这节内容的教学实录:  (1)教师谈话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叫智多星(出示小兔子的图片)。你想对它说句什么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