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以1908

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以1908

ID:30938959

大小:5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4

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以1908_第1页
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以1908_第2页
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以1908_第3页
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以1908_第4页
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以1908_第5页
资源描述:

《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以190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以1908-1937年的英国文学史为例摘要:本论文重点梳理1908-1937年间,在中国出版的5部英国文学史对诗人雪莱的论述,力图比较清晰地句勒出文学史对于雪莱文学形象的建构。从明显受到泰纳文学史观影响的王靖和欧阳兰的英国文学史的书写,到曾虚白、林惠元、金东雷等人翻译或者撰写文学史時,分别侧重雪莱的“最好的歌者”和"革命的诗人”的形象定位,论文希望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讨论,分析雪莱如何以文学史叙述的方式进入了当時的文学想象。这样的叙述和报刊杂志中对雪莱的论述是一种同构,共同完成雪莱在中国这一论题。关键词:雪莱;英国文学史;最好

2、的歌者;革命的诗人论文联盟一个诗人的经典化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而对于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PercyByssheshclIcy,1792—1822)而言,他在中国的被认知与接受,也与当時的社会文化有紧密关系。事实上,讨论雪莱在民国時期的形象问题,不仅仅需要关注报刊中出现的直接与雪莱相关的文章和译作,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到他在当時出版的英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中的叙述。这样的讲述与媒体讲述是一种同构,共同完成的是雪莱的中国化过程。本论文以1908-1937年间中国出现的5部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关注它们如何讲述雪莱,其间的微妙

3、差异是什么,在一个時间的流变过程中,雪莱如何以文学史叙述的方式进入了当時的文学想象。也许作为单个的文学史讲述的力量并不强大,但当诸多文学史的共同看法与观点并置在一起時,便形成了民国時代文学史中的雪莱文学形象。一、“改造国民性”:王靖与欧阳兰的《英国文学史》1920年,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由王靖撰写的《英国文学史》,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英国文学史。王氏在“自序”中指出,此书成书于1917年。书中并未透露此部英国文学史是否为翻译作品,或者参考了何种书籍。在张静庐为之撰写的“序一”中,首句便是“一国文学,多为一国国民性之表征”。

4、他认为英国国民具有“深沉壅穆之风”,英国文人发扬了他们纯良的国民性,因此文学便具有了“沉潜克刚”的气质。而相比英国人而言,张氏认为,“吾国学者,务高远而舍实际,欺伪相尚,华而无实,故其人皆虚有彬彬之文质,而无创造之能力。迄今虽有觉其无当,欲矫正之者;顾积重难返,改革之事,费力多而收效绝鲜。”因此,他赞赏王靖的这本文学史,希望这本文学史能够"以飨国人,冀收潜移默化之效,余亦祝其有改造国民性之能。”如此看来,王靖的这本《英国文学史》的诞生,正是与当時中国流行的“改造国民性”的主题相联的。此书序二的作者王新命,和张静庐一样,希望借这本文学史,达到“他

5、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王氏接受了当時占主导的文学具有改革社会的功效的思想,文章伊始即指出,“余尝言文学左右世运之力,奇伟无伦;起衰振辟,成文学是赖。其尤善者,且足以变国俗,移人情”。因此,他认为,“故觇世变者,第求于当時之文学,即得其大概。”而那些不重视文学的時代,则必将被文学所'‘覆载”。因此,他希望王靖的这本文学史,可以"发扬文学之光辉,使之照耀人世乎!”这本英国文学史,作者从英国古代文学和文学家写起,论文联盟以時间分期,至19世纪止。共6卷,即6章,基本涵盖了如今在英国文学史上可以看到的这一時期大部分的作家。在章节的安排上,作者严格遵

6、循英国历史朝代更迭进行分期,划分为英国古代、14世纪、伊里沙伯時代、革命及复辟時代、18世纪、19世纪。书中,作者把PercyByssheShelley译为施利,将其纳入19世纪文学家一章。然而,作者仅仅是将这个時代重要的作家和诗人按年代顺序进行了简单罗列,用极尽简约的文言,将每个作家的生平进行概括,对其作品进行介绍和总结,并未指出这一時期的文艺特色,更没有重点提出浪漫主义的文学概念。作者将雪莱的性格特征归纳为“为人明敏而傲张。恃才自放。藐视宗教。”但是“虽傲张然其志行颇清净无疵。”他最为推崇雪莱悼念济慈(Keats)的《亚东那》(即“Adon

7、ais”),认为此诗是“摹仿斯宾塞格调。哀感纤绵。情深一往。读其诗可想见其为人”。还提到“TheCenci”、"PrometheusUnbound"两篇“掷地可作金石声者也"。其它短篇像《云》"TheCloud"、《西风歌》“OdetotheWestWind"、《云雀歌》“Odetotheskylark”等,作者也认为,'‘无不清隽可诵”。王靖的《英国文学史》由泰东书局于1927年再版。同年,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了另外一本由欧阳兰编著的《英国文学史》。与王氏不同,欧阳兰清楚地指明了此文学史的主要依据。他在序言中指出,本书根据的是Howes的Eng

8、-lishliterature,另外,'‘再参考了Painter,Long,Brooke及其他作家的著作”。欧阳兰持有和张静庐同样的"一国文学多为一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