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真善美

论教育的真善美

ID:30906697

大小:4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04

论教育的真善美_第1页
论教育的真善美_第2页
论教育的真善美_第3页
论教育的真善美_第4页
论教育的真善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教育的真善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者:作者简介:原文出处:内容提要:论教育的真善美1theTruth,GoodnessandBeautyofEducation陈理宣陈理宣(I960-),男,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美育研究。内江641112《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2017年第201722期第12-16页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般看法是把实践封闭在教育领域内,教育总是不能与教育之外的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总是忽视社会的需求与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研究教育实践与一般社会实践的关系

2、对于认识教育实践的特点和地位以及建构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非常重要。从教育实践与一般社会实践相互作用的关系看,教育实践应该遵从知识与人性的感性生成之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之善和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超越原则。Accordingtothepopularvicw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ducationalthcoryandpractice,practiceshouldbeconfinedtotheeducationalfield.AsaresuIt,cducationalwaysfailstocombincwithsocial

3、practiceandthelifeoutofcducation,ignoringthesocialnccdsanditsfunctionofservingthesocicty.Therefore,theresearchoftherelationshipbetwecncducationalpracticcandgencreilsocialpracticeisofgreatsignificanceforrecognizingthetraitsandpositionofeducationalpracticeandbuildingitsbasic

4、principles.Seenfromtheinteractionbetweeneducationalpracticeandgeneralsocialpractice,educationalpracticcshouldcomplywiththetruthoftheperceptualformingofknowledgeandhumannature,thegoodnessofcombiningeducationandproductivelabor,andtheaesthetictranscendenceofunificationoftruth

5、,goodnessandbeauty.期刊名称:《教育学》复印期号:2018年01期关键词: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教育之美/educationalpractice/socialpractice/beautyofeducation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7)22-0012-05当前,教育实践似乎难以走出与教育理论的纠缠。各种教育理论刊物都有大量讨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文章。然而当我们站在更高的社会实践层面审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它们把实践封闭在教育领域内,把实然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作为教育理论

6、的来源,教育实践的本质、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都只能在教育实践自身之内来寻找。当前,教育界所提倡的大学与社会的协同创新、应用性转型等改革侧重的是教育与实践之间的目的性关系(指教育实践为一般社会实践服务的目的,主要指〃善〃的层面)的思考,忽视了对教育实践与一般社会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含途径、方法,主要J旨教育实践的〃真"的层面)及其整体和谐统一(这是整个人类实践活动"美"的层面)层面的思考。如果实施者没有深刻理解教育实践与一般社会实践之间这种“真"“善""美〃的关系,就不可能科学有效地实施。真、善、美作为人类整体实践的基本原则贯彻到教育实践之

7、中,既有其独特的含义,又有其普遍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去理解教育实践,开展教育实践,那么,教育实践的真、善、美就表现为:以动手操作与问题解决的感性实践方法实现〃真"之知(这是解决教育实践本身的科学性问题);以教育内容、手段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实现基本〃善〃(这是解决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目的的问题);〃真〃与〃善〃完美统一实现教育之〃美"(这是解决教育终极目的以及教育过程的最高境界的问题)。_、以动手操作与问题解决的感性实践方法实现真之知教育借助知识的获得来实现人的培养,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通过接受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缩短

8、现代人社会化和获得生存技能的时间周期;二是通过接受已有知识来发现、生成新知识,以促进人性的发展。历史上一直都在探讨人的教育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人的发展具有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