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学之船 寻探究之趣

乘数学之船 寻探究之趣

ID:3060139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乘数学之船 寻探究之趣_第1页
乘数学之船 寻探究之趣_第2页
乘数学之船 寻探究之趣_第3页
乘数学之船 寻探究之趣_第4页
资源描述:

《乘数学之船 寻探究之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乘数学之船寻探究之趣  【摘要】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成为数学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学生缺乏对数学探究的兴趣。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兴趣;激发  教师是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教学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其选择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探究教学实践活动有着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探究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均需要努力打破传统固有的单一、封闭的状况。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呢?笔者总结其中的几点措施论述如下。  一、层层引导,激发学

2、生探究兴趣  学生的探究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需要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之下慢慢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出示课题后,请学生猜测:“你觉得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学生受到前面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一般都猜测:“末尾的数字是3的倍数”。这时教师可以板书一组20以内的自然数如10、13、16、19,然后提出“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你们能口算吗?”4学生们都能用除法口算,并抢着回答发现:这些末尾是3的倍数的数不能被3整除。接着教师再板书一组数:30、21、12、33、24、15、

3、36、27、18、39让学生判断,学生会发现: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而它们末尾的数字可以是任意数字,没有特点。这时,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发生冲突,思维处于碰撞中。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制造惊奇:“同学们,老师有绝招,你们可以随便在黑板上写一个多位数,只要你们一写完,老师就能猜出这个数字能否被3整除。你们相信吗?”此时,每个学生都处于好奇与紧张中。接着,让学生随便写了一些多位数,当教师一一判断准确后,学生群情振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经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均积极投入了探究,大胆猜测、小心验证,不断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探究兴趣得到很大的激发

4、。  二、结合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与小学数学所学的内容相联系的事例有很多,诸如:两条铁轨会相碰吗?自行车的三角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能合理地借用学生司空见惯的事例,并适当的加工编制,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探究新知识提出了要思考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课前可以让学生画出20个各不相同的三角形,然后用这些三角形拼出你喜欢的图案,教师也可以准备几幅画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建立三角形多种多样的表象。另外,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4时,就可以模拟买

5、卖货物的情境做游戏,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如一个学生拿2元钱买单价是1元4角的圆珠笔,售货员怎样找钱?2元等于多少角?1元4角又等于多少角?应找回多少钱?这一系列问题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当演员分别表演:相对、相向、背相而行;同时、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的情境等等,这些表演生动真实,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探究欲望由然而生,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三、群体互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索材料,要积极

6、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形成学生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最终集中群体智慧,提高数学探究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时侯,首先安排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然后用12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正方形来拼长方形。并根据所摆的具体情况,讨论交流。由于是按小组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长与什么有关系呢?宽与什么有关系呢?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发现拼出的长方形的长与每排摆的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处的长方形的宽与

7、摆的排数有关系;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与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和宽相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再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4时,曾经创设过下面的一个教学情境:假如学校四(2)班有男生35人,女生26人。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把38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学生,然后让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进行练习。那么,可以怎样分呢?问题一抛出,学生经过合作探究之后,同学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另一种是平均分。接着,我引导全班同学分析哪一种分法更为合理,最后在学生的合作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