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46274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例谈 摘要:文章作者根据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放题教学实践,给出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实践案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教学评析。 关键词:数学开放题;实践;评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121-02 适当开展数学开放题的教学不但是平常教学的有效补充,而且也是与当前新课改的要求相适应的,是培养学生实践、探究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方法,因而对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适当进行开放题的教学非常有必要 从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来看,它加强了数学与学生平时生活的联系。如:张师傅想造
2、一张长200cm,宽40cm的桌面,但目前身边的材料是长300cm,宽60cm的木板,问怎样将木板裁剪,最后能制成长200cm,宽40cm的桌面,请设计出裁剪方案。就与学生平时的生活联系得很紧密。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数学问题中,就是内容和形式逐步开放,不局限于书本,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笔者对七年级人教版的教材作了统计,其中开放题占了19.5%,其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这些都为教师开展开放题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也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习惯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数学开放题的案例剖析5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中,不但有概念的教学,还有公式与定理的教学。因此,
3、应该想办法将这两方面的内容与开放题进行有机地融合。开放题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不可能事先完全清楚,因为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非常强,教师不可能将各种情况都事先想到,而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为了更好地说明开放题的教学实践,本文给出了教学案例。 案例:勾股定理的教学 1.教学目标: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掌握勾股定理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现在给你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你能不重叠、没有缝隙地拼出一个正方形吗?(开放题①) (2)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
4、出以下方法:①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如图1。②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和为大正方形的边长,如图2。 (3)若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a与b,斜边为c,可用哪些方式表达几何图形的面积:①直接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在图①中大正方形的面积为C2。在图②中正方形的面积为(a+b)2。②也可用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求和来解。在图①中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ab+(b-a)2。在图②中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ab+c2。 (4)结合图①与图②以及刚才所得到关系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5)学生基于刚才的活动得出它们应该相等,有
5、如下等式:(a+b)2=45×■ab+c2或者c2=4×■ab+(b-a)2。 (6)教师:将以上式子进行化简,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开放题②) (7)学生在紧张的思考后得出:a2+b2=c2,它有如下特点:①左边是两边的平方和,右边是斜边的平方。 ②a、b、c是直角三角形的边长。③它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中所特有的三边关系。 (8)你能仿照这个等式,再举出几个例子,满足以上关系吗?(开放题③) (9)学生很快找出常见勾股数:32+42=52,62+82=102,92+122=152,82+152=172,52+122=132,72+242=252,92+40
6、2=412,等等。 (10)教师:对于以上的等式a2+b2=c2(a、b、c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且C为斜边),就是几何中非常著名的定理――勾股定理,你还有别的方法证明它的正确性吗? (11)学生提出可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直角梯形来证明。 (12)教师拿出题板,给出巩固提高题。 (1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完巩固训练题后提问:勾股定理的使用条件是什么?(开放题④) (14)学生回答如下:①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才成立;②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③对于三边关系不能用错。 (15)根据以上回答,教师进一步提问:勾股定理中的a、b还可以表示什么?(
7、开放题⑤)5 (16)学生回答:可以代表数字、单个字母、单项式、多项式。 (17)教师提出问题:你能构造出可用勾股定理解决的实际问题吗?(开放题⑥)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3.教学评析: (1)本课例用到的开放题有结论开放(开放题②③④⑤),策略开放(开放题①),综合开放(开放题⑥) (2)教学过程的(1)~(5)是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强调关注学生的思维。开放题①的作用是展示给学生耳目一新的问题情境,使其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方式方法带来的不同解题效果,由此既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形式有所感知,又为下一步问题的深化作了铺垫。 (3)环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