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场及枢纽站场作业

站场及枢纽站场作业

ID:30255978

大小:1.23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28

站场及枢纽站场作业_第1页
站场及枢纽站场作业_第2页
站场及枢纽站场作业_第3页
站场及枢纽站场作业_第4页
站场及枢纽站场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站场及枢纽站场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作业(2008级)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11年2月第一篇站场设计技术条件一、绘制下列铁路站场设计比例尺图(1:1000),连接曲线部分用切线绘制。1)1/121/1243.073R-400mT-16.6R-400mT-16.6m5.0m8.5m2)R-600m,S-2m,d-30m,α-2°10′22″T-11.37m,,k-22.752m,L-75.0m1/91/921.0R-300mT-16.65.0m5.0m2.0m6.5m8.5mR-600m,S-2m,d-30m,α-2°10′22″T-11.37m,,k-22.752

2、m,L-75.0m3)4)20m5m5m1/91/91/945.2828.85R-300m,T-16.6mR-300m,T-33.3m16二、计算题1.下图所示为一设计行车速度小于100km/h的客货共线铁路上的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下行进站端咽喉布置图:要求:a试对该图进行线路编号;b确定线路间距(包括正线、牵出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等相邻线间线间距);c确定各道岔应选用的辙叉号码;d计算相邻道岔岔心间距。2.下图所示为一设计行车速度小于100km/h的客货共线铁路上的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下行进站端咽喉布置图:要求:16a试对该图进行线路编号;b确定线路间距(包括正线、

3、牵出线及机车出入段线等相邻线间线间距);c确定各道岔应选用的辙叉号码;d计算相邻道岔岔心间距。3.已知某站为设计速度160km/h的客货共线铁路中间站,共有四条线路,如下图所示。列车侧向过岔速度不超过50km/h,采用混凝土岔枕。正线兼到发线3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安全线有效长为50m,中间站台宽4m。出站信号机采用基本宽度为380mm的高柱色灯信号机,有轨道电路,到发线采用双进路。要求:1)分别确定两端咽喉的道岔中心、警冲标、信号机和曲线角顶至最外方1、2号道岔中心的横坐标;2)计算该站两端咽喉区的长度及最小站坪长度3)计算1、3道和安全线的有效长l效、全长

4、l全、铺轨长l铺,标准有效长850m。16第一篇中间站1、已知某横列式中间站示意图如下,该站设于阶梯形站坪上,办理调车作业,现需延长股道有效长300米。要求:1)列车正线通过速度小于120km/h;2)变坡点小于3‰可不设竖曲线,否则,应采用半径为10000m的竖曲线;3)站坪范围内坡度不应大于1‰,车站内每个坡段长不应小于300m;问:1)改建时站坪应向哪端延长?理由何在?2)改建后的站坪纵断面如何?第三篇技术站一、简答题1.编组站在作业和设备配置上与区段站有何异同点?2.教材图3-2-15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布置图中不设峰下机走线时,顺向到发列车的本务机

5、出入段有哪三条通路?3.为什么反驼峰方向一般不设编发线?二、编组站布置图的选择及车站咽喉设计1.已知资料:⑴新线C与AB干线上的M站接轨,示意图如下:MABC⑵各相邻区段的技术特征16方向项目ABC正线数目双线双线单线限制坡度6‰6‰6‰闭塞方式自动闭塞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站内信联闭大站电气集中大站电气集中大站电气集中(3)M站的车流资料如下表:往自ABC本站计A3/120/60/13/19B5/104/50/29/17C0/61/80/11/15本站0/10/20/10/4计5/174/224/120/413/55注:分子—无改编列车,分母—改编列车(4)

6、机车、车辆资料机车:DF4型内燃机车,牵引重量5000t机车交路:各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列车平均编成辆数50。(5)其他:调车场线路数:30条线路有效长:1050m站坪长度:5km地形:由A向B为下坡2.计算确定:⑴C方向应从M站的哪一端接轨?⑵采用单向编组站还是双向编组站?⑶编组站采用的布置图型及驼峰方向。(4)到达场、出发场或到发场的线路数量。3.设计各车场(到发场、到达场、出发场)的咽喉区,并绘制车站平面详图。16第五篇调车驼峰一、点连式驼峰纵断面设计1.已知资料1)驼峰调车场难行线平面展开图如下:7.32518.6210.68P1P2P3P4P5P6

7、P7P8P9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18P19P20P21P22P23P243010.4418.5222.0511.7710.3933.166.9725.717.4510.516.987.9525.4410.0721.71204+46+66+65°20′6°20′9°40′2°00′25°28′05″1588.92)道岔为6号对称双开道岔,转辙机为ZK型;3)溜放部分采用T.JK型车辆减速器,车场采用T.JK2A型车辆减速器;4)计算气温:冬季-10℃,夏季27℃;5)计算风速:6m/s,风向与溜车方向夹角β=0º;6)难行车平均

8、溜放速度V车=4.5m/s;2.设计要求:1)计算驼峰高度;2)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