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

“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

ID:299194

大小:8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19

“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_第1页
“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_第2页
“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_第3页
“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_第4页
“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拒绝”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庞德美(南通职业大学外语系,江苏,南通,226007)摘要:本文对中、美男女学生在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的策略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发现他们之间的异同以及策略选择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从而培养中国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水平。关键词:拒绝、拒绝策略、面子、礼貌、文化取向GenderdifferenceinthePerformanceofRefusalPANGDemei(ForeignLanguagesDepartment,NantongVocationalCollege,Nantong,Jiangsu,226007)Abstract:

2、Thisstudyisundertakentoinvestigate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thestrategiesusedbymalestudentsandfemalestudents,withaparticularfocusonthespeechactofrefusalsoastohelpChinesestudentstoimprovetheirpragmaticawarenessandchoicesofcommunicativestrategies.Keywords:refusal,refusalstrate

3、gy,face,politeness,culturalorientation1.引言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即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说话人的态度和观点。礼貌语言是一种尊重人的表现。《礼记》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是“勿不敬”,可见,礼貌的核心是“敬”,不敬重别人就谈不到礼貌。礼貌和礼貌语言,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外学者分别从语言学角度、跨文化角度,对比研究了中美文化对礼貌语言的影响。其中,“拒绝”言语行为作为人们相互交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之一。由于受到语言、文化背景以及性别差异的

4、影响,面对相同的一种语境,男、女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在许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许多差异的地方,而且同一文化内部也有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如果稍不注意这些差异,就会违背礼貌原则以及BrownandLevinson的“面子观”,使得被拒绝者感到迷惑甚至恼火,从而发生误解,最终导致拒绝者与请求者的关系破裂。事实上,拒绝言语行为是最能威胁人的面子的言语行为,由此我们在拒绝别人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礼貌问题。2.理论框架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认为“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有两种面子,一种是积极面子(positiveface),即希望得到对方的同意,

5、认可或赞许,一类是消极面子(negativeface),不愿被对方反驳或阻止的希望。礼貌就是用以满足交际双方积极与消极面子或消除威胁与消极面子的行为手段。Brown&Levinson指出,有些言语行为,如请求与拒绝,在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被称为“威胁面子行为”(facethreateningacts,简称FTA),因此需要有策略地拯救。在具体语境中某行为面子威胁程度的大小取决于诸多因素,Brown&Levinson认为这些因素包括社会距离、社会权力和行为的难易程度,它们对决定策略拯救的选择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依据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

6、,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30名男大学生(中国、美国各15名)和30名女大学生(中国、美国各15名)在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的策略选择进行了研究,旨在发现他们之间的异同以及策略选择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研究问题如下:(1)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的表现是否一致?(2)中国男大学生与中国女大学生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的表现是否一致?(3)美国男大学生与美国女大学生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有何差异和共性?(4)中国男、女大学生与美国男、女大学生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有何差异和共性?3.研究方法与受试对象本研究设计通过DCT补全对话的方式,受试对象为30名男大学

7、生(中国、美国各15名)和30名女大学生(中国、美国各15名)。本文所研究的拒绝言语行为仅限于实质性的言语拒绝。引发拒绝的言语行为设定为:请求(4个),邀请(4个),给予(4个)和建议(4个)(见图一)。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笔者就此问卷曾先后和中国老师以及在我校担任的外籍教师在场景和语言方面进行了讨论和修改,然后将修改后的问卷调查表通过直接传递或E-mail的方式发给受试者。所有60个被调查者全部用母语完成问卷。语料主要来自于DCT的问卷调查。语料分析过程中,主要考虑社会地位对拒绝策略的影响。借助与计算机,各项数据采用量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对各

8、项结果进行讨论。图一:问卷设计引发拒绝的言语行为社会地位(拒绝者相对于被拒绝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