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红岩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ID:29852776

大小:39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4

红岩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1页
红岩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2页
红岩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3页
红岩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4页
红岩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岩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红岩寺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红岩寺隧道是拟建的湖北省保康至宜昌高速公路襄阳段的一座分离式隧道,根据施工图设计,左线起讫桩号ZK14+962~ZK21+640,长6678m,属特长隧道,最大埋深约655.6m,进洞口走向方位角178°,出洞口走向方位角175°;右线起讫桩号YK14+915~YK21+661,长6746m,属特长隧道,最大埋深约654.5m,进洞口走向方位角178°,出洞口走向方位角175°。进洞口洞门拟采用端墙式,出洞口洞门拟采用削竹式,单洞净空(宽×高):10.25×5.0m。1.2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勘探工作量隧址工程地质详勘采用了

2、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地震勘探、EH4电磁法、声波测井、室内岩土试验以及利用初勘资料等综合勘察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在隧址区布置9个钻孔,洞口孔2个,洞身孔7个,孔号是SZK43~49及SZK201~202,利用初勘孔CZK104、CZK107~108及CZK363~364。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布置浅层震探及深层EH4大地电磁测线,以测定隧址围岩弹性纵波速、探测山体有无断层异常带,并配合钻孔划分隧道土石及风化带界线。工程地质调绘采用近期1:2000航测地形图为底图,重点对地层、岩性、不良地质体和地层分界线展开调查和测绘,并绘制工程地质平面图。勘察日期为2011年8月1日~20

3、11年10月14日,目前已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所列。完成实物工作量表表1-1项目单位数量附注测量勘探点坐标测量点/次9/189个孔放点9次,收点9次工程地质调绘比例尺1:2000km25.80半仪器法,路中线两侧各200m范围,部分段落根据实际情况加宽钻探钻孔m/孔1624.0/9机械钻探,泥浆护壁,全孔取芯取样原位测试原状土样个扰动土试样个18岩石试样组171动探(SPT)次14标贯试验次室内试验土的物理性试验组18岩石密度试验个17含初勘岩石试验岩石抗压试验个59含初勘岩石试验钻孔地下水位观测次18初见水位9次、静止水位9次物探震探测线Km/排7.935/

4、69EH4测线km8.35声波测井m/孔527.0/52、工程地质条件2.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隧址所在地进口段及洞身段隶属于湖北省保康县后坪镇,出口段隶属于歇马镇,隧道进、出口附近有省道S223及村村通经过,交通条件较好。2.2地形地貌隧道区微地貌属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海拔高程一般约为540.0~1314.0m,拟建隧道穿越聚龙山脉,经过区域地表地形整体起伏大,地势陡峭。所跨山体系南北分水岭,地表水往南流入沮河,汇入长江;往北流入桂河,汇入汉江。2.3地层岩性根据地质调绘及钻孔等勘察手段得出,隧址区揭示出三叠系嘉陵江组(T1j)白云质灰岩、大冶组(T1d)灰岩、二

5、叠系龙潭组(P2l)页岩、茅口组(P1m)灰岩、栖霞组(P1q)灰岩、志留系砂帽组(S2s)粉砂岩及罗惹坪组(S1lr)页岩。岩性特征见表2-1。地层岩性特征表表2-1系统、组符号成因层号岩性特征揭露最大厚度(m)第四系全新统Q4残坡积①覆盖层:工程性质差17.5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沉积岩②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微晶灰岩地调见下统大冶组T1d③灰岩:浅灰、肉红色薄层灰岩夹中厚层微晶灰岩448.8,未揭穿④糜棱岩:浅灰色,糜棱结构,条带状构造,成分为灰岩,岩体受构造影响、挤压。岩质软,锤击易沿裂隙面断开,风干易散23.5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沉积岩

6、⑤灰黑色炭质页岩、炭质粉砂岩、灰色厚层状含铁质细粒石英砂岩夹中层灰岩、透镜状灰岩、煤层地调见下统茅口组P1m⑥灰色、浅灰色厚层块状含燧石结核生物屑微晶灰岩地调见下统栖霞组P1q⑦灰岩:深灰~灰黑色厚层状含燧石结核(或团块)生物屑泥晶灰岩路线外钻孔志留系中统砂帽组S2s沉积岩⑧粉砂岩:粉砂质结构地调见下统罗惹坪组S1lr⑨页岩:灰褐色,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岩芯呈碎屑状、碎块状及短柱状258.3,未揭穿2.4地质构造本隧道区域上位于聚龙山—肖家堰复向斜核部,并与通城河断裂带(F2)相交。聚龙山—肖家堰复向斜区域上轴线呈近东西~北西西向,核部由三叠系组

7、成,两翼地层为二叠系及志留系,该向斜北翼局部呈倒转状。轴部地层陡立,倾角多在60°~85°,两翼地层倾角多在30°~50°。本隧道轴线近南北走向,垂直穿越聚龙山—肖家堰复向斜轴部通城河断裂始于后坪,经马良、通城河向南延出区外,基本与通城河相伴平行展布。系由一组宽约1~2Km的断裂带组成。断裂切割二叠系、三叠系和白垩系,形成了控制远安地堑的西侧断裂带。该断裂呈北西向展布,为逆断层,产状60~90°∠50~80°。断裂带与复向斜平面上呈近正交,断层两盘地层在平面上错动距离达1公里以上。受断层及复向斜影响,隧道沿线地层变化频繁,断裂带附近有若干派生的分支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