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1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1

ID:29653904

大小:321.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1_第1页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1_第2页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1_第3页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1_第4页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达标训练 新人教a版选修4-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更上一层楼基础·巩固1如图1-3-10,D是△ABC的AB边上的一点,过点D作DE∥BC交AC于E.已知AD∶DB=2∶3,则S下标△ADE∶S下标BCED为()图1-3-10A.2∶3B.4∶9C.4∶5D.4∶21思路解析:∵DE∥BC,∴△ADE∽△ABC.又AD∶DB=2∶3,∴AD∶AB=2∶5.其面积比为4∶25,则S△ADE∶S四边形BCED=4∶21.答案:D2如图1-3-11所示,铁道口的栏杆短臂长1m,长臂长16m,当短臂端点下降0.5m时,长臂端点升高()图1-3-11A.11

2、.25mB.6.6mC.8mD.10.5m思路解析:本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可抽象为如下的数学问题:如右图,等腰△AOC∽等腰△BOD,OA=1m,OB=16m,高CE=0.5m,求高DF.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OB=CE∶DF,即1∶16=0.5∶DF,解得DF=8m.答案:C3有一块三角形铁片ABC,已知最长边BC=12cm,高AD=8cm,要把它加工成一个矩形铁片,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且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则加工成的铁片的面积为()A.18cm2或cm2B.20cm2或18cm2C

3、.16cm2D.15cm2思路解析:本题有图(1)和图(2)两种情况,如图(1),矩形的长EF在BC上,G、H分别在AC、AB上,高AD交GH于K,设矩形的宽为xcm,则长为2xcm,由HG∥BC,得△AHG∽△ABC,得cmS矩形EFGH=2x2=cm2;如图(2),矩形的宽MN在BC上,类似地可求得S矩形MNPQ=18cm2.答案:A4如图1-3-12,在△ABC中,点D在线段BC上,∠BAC=∠ADC,AC=8,BC=16,那么CD=_________.图1-3-12思路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相

4、似,即△ABC∽△DAC.再根据相似建立比例式,根据给出的线段易求出未知线段.答案:45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4,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直接开平方即可.答案:3∶26如图1-3-13,△ABC中∠C为直角,△DEF中∠F为直角,DE⊥AC,交AC于G,交AB于H,DF⊥AB,交AB于I,求证:△ABC∽△DEF.图1-3-13证明:∵HI⊥DF,EF⊥DF,∴HI∥EF,∠DIH=∠DFE=90°.∴∠DHI=∠DEF.∴△DHI∽△DE

5、F.∵∠DIH=∠AGH=90°,∠DHI=∠AHG,∴△DHI∽△AHG.∵∠A=∠A,∠AGH=∠ACB=90°,∴△AGH∽△ACB.∴△ABC∽△DEF综合·应用7如图1-3-14,已知∠ACB=∠ADE,∠ABC=∠AED,求证:∠ABE=∠ACD.图1-3-14思路分析:∠ABE和∠ACD分别位于△ABE和△ACD中,显然不可以利用全等来证明这两个角相等,但这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能相似吗?从已知条件中给的四个角分别在△ABC和△AED中,由它们相等不难证明△ABC∽△AED,这一对三角形的相似,沟通了我们想要

6、证明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沟通了两个角的关系.这里使用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证明:∵∠ABC=∠AED,∠ACB=∠ADE,∴△ABC∽△AED.∴,∠BAC=∠EAD.∴.∴∠BAC-∠EAC=∠EAD-∠EAC,即∠BAE=∠CAD.∴△ABE∽△ACD.(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BE=∠ACD.8如图1-3-15,已知△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CF∥BA,BF交AD于P点,交AC于E点.求证:BP2=PE·PF.图1-3-15思路分析:因为BP

7、、PE、PF三条线段共线,找不到两个三角形,所以必须考虑等线段代换等其他方法,因为AB=AC,D是BC的中点,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如果我们连结PC,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PB=PC,只需证明△PEC∽△PCF,问题就能解决了.证明:连结PC,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AD垂直平分BC.∴PB=PC.∴∠1=∠2.∵AB=AC,∴∠ABC=∠ACB.∴∠ABC-∠1=∠ACB-∠2.∴∠3=∠4.∵CF∥AB,∴∠3=∠F.∴∠4=∠F.又∵∠EPC=∠CPF,∴△PCE∽△PF

8、C.∴.∴PC2=PE·PF.∵PC=PB,∴PB2=PE·PF.(等线段代换)9如图1-3-16,已知△ABC中,DE∥FG∥BC,AD∶DF∶FB=2∶3∶4,求S△ADE∶S四边形DEGF∶S四边形BCGF.图1-3-16思路分析:要求题目中的三部分的面积比,必须先求出△ADE,△AFG和△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