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论文:科学教学中“抛锚”止“滑”的初探

初中科学论文:科学教学中“抛锚”止“滑”的初探

ID:29470419

大小:3.28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0

初中科学论文:科学教学中“抛锚”止“滑”的初探_第1页
初中科学论文:科学教学中“抛锚”止“滑”的初探_第2页
初中科学论文:科学教学中“抛锚”止“滑”的初探_第3页
初中科学论文:科学教学中“抛锚”止“滑”的初探_第4页
初中科学论文:科学教学中“抛锚”止“滑”的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论文:科学教学中“抛锚”止“滑”的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科学论文科学教学中“抛锚”止“滑”的初探[内容摘要]由于受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意志品质和教师教学经验的影响,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着种种“滑过”现象,于是造成学生对科学原理、规律一知半解,给学习科学带来困难,甚至丧失学习兴趣。本文从初中科学教学中“滑过”现象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和利用“抛锚”刹住“滑过”现象两大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对“锚”的确定、“锚”的抛法及“锚”在何时抛出这三个环节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同时又对教师角色转换和“锚”的创设几个注意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关键词]科学教学滑过现象抛锚新教材体现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力图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2、结合起来,主张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提倡多样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过程时,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创意,为科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但是有一种现象却不容忽视,教师倾力创设的活动情境,由于受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意志品质因素等影响和教师教学经验的影响,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潜在的激励功能,而是在不经意间“一滑而过”,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一、概念的界定1.“滑过”现象释义:“滑过”现象源自英国学者爱德华·德波诺关于思维训练中的“注意滑过”中的一个形象比喻:从A处到B处,驾车者常常因

3、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路旁还有一个C点(尽管C点有一条更好的路通向B),从A到B的路越顺畅,C点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注意的滑过现象。2.教学过程中的“滑过”现象:教学中的“滑过”现象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因教师处置不当导致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仅是“滑过”而没有深入理解的现象。3.“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

4、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二、“滑过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和对一些教师听课后的体会,归纳得出产生“滑过”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忽视学生积极思维的激发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自己的认知下,觉得科学原理、概念等的产生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按照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组织语言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又只重视自己的讲解,忽视了学生思维的激发,造成学生思维疲劳感,和对所学知识的应付感。这样教师讲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极大。只要有一个知识点学生不懂,学生可能就弄不清后面的内容,这个过程越持续,不懂就越多。不懂的太多,

5、必然会晕头转向。没有了思维的共鸣,“滑过”的现象就会频频产生。10【案例1】在我们学校组织的八校联谊的观摩课上,有位年轻的教师上《动能与势能》,在学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表面上让学生设计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实际上整个过程一直都是自己在设计,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讲得是面面俱到,反而让很多精彩轻易“滑过”,比如可以通过与前面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作类比,再次让学生体会科学中用易观察、测量的量认识不能直接观察、测量的量的转换科学方法,在科学中如何控制到达水平面速度相等…(二)过分重视课堂的完整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计划,虽然

6、设置一个合适地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但为了保证课堂内容的完整性,遇到学生不同见解分歧而影响教学的进度,匆忙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轻科学探究过程,设计的探究内容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而留有形式;有些教师问题一经提出,如果没有学生回答,他就会出现“心太急”的情况,不由自主地把答案脱口而出,或习惯于自问自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能力渐渐消退,因而产生教学的“滑过”现象。【案例2】在我们学校组织的八校联谊的观摩课上,有位老教师上《电能》第一课时,这节课按排的教学内容过多(在平时他的节课内容我们都要花两节课来完成)不但出现了两个电学中重要的物理量—电能与电

7、功率,而且还出现了影响电功率大小的因素及计算公式,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他设计了一个学生探究实验:影响电灯亮度的因素,但这个活动变成了走过场的形式,毫无意义与价值。学生一节课学得是云里来雾里去,不知所谓。(三)忽视“非标准思路”的教学价值一般而言,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就已对相关问题形成了某种固定思路,不妨称之为“标准思路”。在许多情况下,学生由于受已有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出现了教师所意想不到的偏差;有时学生敢于大胆质疑,不被书本中所束缚,向教材的原理提出了质疑,这时如果教师碍于“面子”问题,或为了课堂的顺畅采取回避或加以搪塞态度,类似的“滑过”现象即应运

8、而生。(四)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的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