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性质》学案2 北师大版必修5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性质》学案2 北师大版必修5

ID:29149227

大小:29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7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性质》学案2 北师大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性质》学案2 北师大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性质》学案2 北师大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性质》学案2 北师大版必修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性质》学案2 北师大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比数列(第1课时)一、课标解读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等比中项概念,能利用定义判定等比数列;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能类比指数函数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能熟练运用通项公式求有关的量:。二、命题趋向等比数列是最基本的数列模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对象,各种题型均有,客观题突出“小而巧”,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概念的理解;主观题一般“大而全”,注重题目的综合与新颖,突出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与等比数列有关的试题,与函数、不等式、数学归纳法、解析几何、导数等综合比较多。此外,高考试题中经常以等比数列为背景,

2、命制出开放试题、研究型、探索性的推理题等新颖试题。三、知识整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用字母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或:通项公式推广公式:性质(1)等差中项:如果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等差中项,且(2)若,则,特例:若,则(3)单调性:当时,为递增数列;当时,为递减数列;当时,为常数数列。(4)若,是等差数列,则仍是等差数列;(5)每隔相邻的项抽出来的项按原来的顺序排列构成的新数列仍是等差数列。

3、证明(1)利用定义:证明为常数;(2)利用等差中项:两者关系(1)怎样的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2)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且是数列;若是等比数列,则且是数列。四、基本题型题型一、深刻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例1、(1)①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②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一定是递减数列;③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④三数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07年重庆)设是公比的等比数列,若和是方程的两根,则。练习1、(05年全国Ⅱ18)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成等差数列,又,求证:是等比

4、数列。题型二、通项公式的基本运算例2、(06全国)已知为等比数列,,求的通项公式。练习2、(1)设是公比的等比数列,且,则等于()A、B、C、D、(2)等比数列中,,则。(3)在等比数列中,,则。(4)(05江苏3)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前三项和为21,则等于()A、33B、72C、84D、189题型三、等比中项及等比数列性质的运用例3、(1)若成等比数列,则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个数是()A、0B、1C、2D、0或2(2)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3)(05全国Ⅱ)在和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这三个数的乘积

5、为。练习3、(1)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A、10B、25C、50D、75(2)(07福建)等比数列中,,则等于()A、4B、8C、16D、32(3)(06重庆)在等比数列中,若,且,则的值为()A、2B、4C、6D、8(4)(07天津)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0,,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A、2B、4C、6D、8五、方法点拨1、解题时,要抓住首项和公比;2、等比数列的性质在解题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熟练掌握,灵活运用;3、注意设元技巧:(1)三数成等差数列:三数成等比数列:(2)四数成等差数列:四数成等比数列:4、解决与等比数列有关问题时常用的数

6、学思想(1)方程思想:知三求一;(2)分类讨论思想六、巩固练习1、(04北京)在函数中,若成等比数列,且,则有最值(填“大”或“小”),且该值为。2、若互不相等的实数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且,则。3、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中,若,则。4、(06北京)如果成等比数列,那么()A、B、C、D、5、设数列满足,且,则()A、B、C、D、6、有四个数,前三个成等比数列,其积是216,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是12,求这四个数。7、(07天津)在数列中,。(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前项的和。8、(08湖北21)已知数列和满足,,其中为实数,为正

7、整数。(1)对任意实数,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2)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