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39468
大小:7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6
《高府办发〔2017〕3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府办发〔2017〕3号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有关事业单位:《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月11日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6〕90号)精神,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含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下同)建设,结合我县实际,
2、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坚持“办得到、用得上、推得开、可持续”,因地制宜建设符合高县县情、以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为主要载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施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提高群众素养结合起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正确导向、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五大原则。到2020年,全县各乡镇和村(社区)普遍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宣传文化、新闻出
3、版、广播影视、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应急管理、游客服务等功能有效整合,建成一个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设施和场所,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一支扎根基层、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基层文化队伍,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品牌。二、完善基础设施(一)强化规划科学引领。全面梳理并掌握当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存量和使用现状,衔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以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积极应对大量农业人口进城的现状,根据城乡人口分布,科学测算文化设施需求,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经济适用、节能环
4、保等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文化设施,防止农村设施闲置,城镇配套缺失。(二)明确建设指导标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四川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2015─2020年)》和《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方案》(中宣发〔2015〕44号)、《四川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标准(试行)》要求,开展建设工作。(三)建设综合性文化设施。主要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进行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凡现有设施能够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一般不再进行改扩建和新建。乡镇重在完善和补缺,对个别尚未建成或未达标的,与所在村结合进行集中建设。村
5、(社区)主要依托党组织活动场所、综合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闲置中小学校、新建住宅小区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服务接续的基础上进行集合建设,配备相应器材设备,并统一设置标识标牌,完善无障碍设施,设立盲人阅览室,配备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和阅听设备。(四)配套建设文体广场。按照“合理布局、就近便捷、方便群众”原则,与综合性文化设施相配套,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建设选址适中、与地域条件相协调的文体广场,统筹设置阅报栏、宣传栏、文化墙、电子阅报屏、应急广播终端和公益广告牌,并加强日常维护,及时更新内容。配备体育健身设施和灯光音响设备等,有条件的可搭建戏台舞台。偏远山区不具备建设条
6、件的,可酌情安排。三、明确功能定位(五)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和《四川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2015─2020年)》,参照《四川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指导标准(试行)》,结合自身财力和群众文化需求,制定本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服务项目目录(以下简称服务目录,见附件2),重点围绕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方面,设置具体服务项目,明确服务种类、数量、规模和质量要求,实现“软件”与“硬件”相适应、服务与设施相配套,为城乡居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书报全民
7、读、展演人人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六)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终端平台优势,整合分布在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逐步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并与教育、医疗、就业、旅游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步推进,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县级文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