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39435
大小:5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6
《高峰论师德修养始于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师德修养始于心高峰一、师德修养的紧迫性二、师德问题的主要表现三、师德修养的主要方法一、师德修养的紧迫性(一)从两则新闻上得到的启示:1、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广大教师致慰问信。教师节的前一天,9月9日,习总书记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当天向全国教师发回了慰问信:一是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二是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2、今年教师节,李克强总理也深入到大连市基层学校,同教师座谈,要求广大教师要做:“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启示,有三点:一是,这是29个教师节以来,第一次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教师节亲自给广大
2、教师致慰问信。我查了一下,先前的每个教师节,都是教育部给广大教师致的慰问信。习总书记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的要求,集中代表了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对今日师风和师德寄予的厚望。这体现了最高重视,也体现了最高关注。二是,国家新一代领导人为什么如此重视教育?我想,是因为教育牵扯面太大了,是因为教育战线太大了。全国有1460万一线教师,有400万班主任,工作在全国53万所学校里,每天要对2.7亿名在校学生施加影响,牵扯2.7亿个家庭。牵扯面之大,没有那个行业与教育相比。三是,国家新一代领导人为什
3、么如此关注师德?我想,是因为师德太重要了。我认为,原因有三:第一,科教兴国的需要。科教兴国需要多出、快出人才,要求尽快成为人才大国,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出力,出真力、出大力,所以要抓师德。第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稳定,只有公平才能稳定,教育的稳定是最大的稳定,所以也要抓师德。第三,圆中国梦的需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而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所以还要抓师德。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二)从三个文件上得到的体会1、9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
4、见》。这个文件包括了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保障等,七个方面的机制。我的体会用一句话来形容,感触很深,震动很大。读完后,感到这个文件很有新意,很有力度。在深度和力度上,都是以往同类文件不能相比的。它决定了我们今后师德建设的基本走向。这个文件有这样四个特点,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强化”:一是,强化了师德教育。第一,全程上强化了。它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明确规定了,师范院校开课、教师岗前培训、教师在职培训,都必须开设师德课。第二,抓手上强化了。有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这就使师德教育具体化、硬化了。二是,强化了师德考核。第一,位置上强化了。它强调要把师
5、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考核的首位。第二,挂钩上强化了。它明确提出师德考核与教师资格注册、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比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挂钩。第三,结果运用上强化了。它明确规定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要实行一票否决,这就使师德考核具有操作性了。三是,强化了师德监督。第一,把师德建设纳入了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之中,使师德监督从教育层面上升到政府层面,也就是说,今后师德问题,将由政府通过督导评估来监督地方、教育、学校了。监督检查结果,将影响一个地方、教育、学校的升级和评先选优。这是监督力度上强化了。第二,文件还提出要建立一系列制度,诸如师德年度评议制度、师德舆情快捷反应制
6、度等等,特别它要求各地要建立师德投诉和举报平台,这是一个保护投诉举报人的措施,如网上无记名举报,湖北就是这样,一出问题马上捅到网上去。这一点非常厉害。这是监督方式上强化了。四是,强化了教师准入门槛。第一,提高了学历标准。应该说,现行教师资格制度与近年的学历教育有些脱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师资格学历标准偏低的问题。以后大、中、小学准入门槛都将向上提高一个层次。这是在学历上强化了。第二,打破铁饭碗。过去,教师资格认定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育部早于2011年,就在浙江和湖北两省,进行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改革和定期注册的试点工作,去年扩大到河北、上海等6个省区
7、和直辖市,从今年底和明年初将开始在全国铺开。这个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教师资格的终身制,将实行5年一个周期的定期的教师资格注册。对那些师德上有严重问题的教师,将不予注册。这是管理机制上强化了。2、9月初,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了正在制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现在这个文件的草案已经形成,正在各地征求意见,可能在今年底,公布实行。我体会,这个文件有三个特点,我把它概括为“三个明确”:一是,明确划出了师德“底线”。底线,就是红线、就是高压线,是碰不得的。文件规定的不可触犯的师德“底线”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