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着力点”(帅 莉: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06)

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着力点”(帅 莉: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06)

ID:28984817

大小:1.18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5

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着力点”(帅  莉: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06)_第1页
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着力点”(帅  莉: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06)_第2页
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着力点”(帅  莉: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06)_第3页
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着力点”(帅  莉: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06)_第4页
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着力点”(帅  莉: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06)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着力点”(帅 莉: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0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着力点”帅莉(南京市力学小学,210024)摘要:40分钟的数学课堂由若干个教学点串联而成,把教学落在实处,关键是要抓住教学细节,要找准教学着力点。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撑起整个地球。”同样在教学中“着力点”的有效挖掘和落实,常常可以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结合“新授重难点”、“练习思考点”与“复习整合点”,本文着重探讨了数学教学应“教在何处”。关键词:着力点;新授重难点;练习思考点;复习整合点7“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直都是我们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无论面对学科还是生活,学习的本质都是探究与创造,而在课堂上让学生在探究学科和生

2、活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精彩观念和美好体验,最终指向创造个性的发展,应是教学的根本。[1]以学定教,运用数学为学生提供的广阔探索空间,把“探究”作为数学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猜想、操作、实验、交流、讨论、推理和类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依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尝试数学的“再创造”,一直都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追求。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我们的教也应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着力于学生学习的盲区上,协助和促进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结构,发展他们数学能力。一、着力点之一:新授重难点毋庸置疑,教学重难点一直都是我们备课、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为避免以往

3、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偏差、错误,我们常常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视为“搀着学生,趟过小河,绕过小沟,勿走弯路”,因而课堂也就变成了把一堆外部知识忠实地传递给学生,然后“以奖励作诱因,以惩罚作威胁”,对学生进行一丝不苟的训练[2]。看似效果显著,其实质却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力培养的长远考虑。美国学者莱斯尼克曾指出:“学习者总是试图将新信息与其已知的事件联系起来,以根据已经建立的结构解释新事物。”把教学重难点作为着力点,应关注特定的学习者,也就是儿童,顺应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激发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建构,掌握新知,发展能力。(一)从学情出发,着力于聚焦学习起点在教授四年级

4、上册“角的度量”时,如何准确地度量角就一直是一个教学重难点,一般“有经验”的老师都会简洁、准确地教授量角的方法,一对(对中心点),二重(一边重0刻度线),三看(看另一7边指着刻度几),学生按着口诀,一回生二回熟,多量量就会了。反思这样“成熟”的突破重难点方法,似乎缺少了点什么?是数学味和研究性。学生机械地掌握技能,这不是数学教学之本。从二年级线段长度的度量到四年级角的度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认识上的跨越,我们常常感叹,“一对二重三看”都讲得那么清楚了,为什么刚开始练习实际测量时依然会有一部分学生不会量,特别是一遇到“角”“斜放”时,量角器就“乱摆”、无从下手。课后访谈调查时我们发现,

5、当问及为什么量角时要“一对、二重、三看”时,学生多半茫然。原来连测量原理都没有弄明白,学生怎么能够有效地建构知识呢?所以只能机械运用。那么,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量角的方法吗?知识的生长点在哪儿?联系以往学习过的知识,“有关角的初步认识”在二年级,当时学生就比较过两个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角反映出一种朴素的度量经验,即通过相同属性的物体进行比较,也就是用量角器量角从本质上来说是用“角”量角。因而量角的方法无需告诉学生,只要在认识量角器时,先充分认识量角器上的各种度数的角(分清内外圈的度数),然后联想二年级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己想办法用量角器量角,学生多种测量方法的呈现,不仅让学生明白了量角的

6、原理,经历了量角探究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在交流、讨论量角心得时优化量角方法,最后提炼出量角的三个步骤,水到渠成。(二)从问题出发,着力于经历学习过程在教授二年级下册“统计”时,其主题图是一个比赛场景,茄子老师的一句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是激发学生统计需要的关键性问题,它为统计教学有效展开拉开了序幕。但大多数老师在上课时,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如何填表上(因为考试会考),提问只是当作走过场,问完小动物在干什么,想知道什么之后,就忙着指导学生如何填表了。其实本节课和一年级的统计表的教学,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张统计表变成两张统计表,学生填对这两张表已不是难事。那么,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呢

7、?统计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学知识,统计教学绝不仅仅只是填统计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生活中自觉地应用统计解决问题。这节课新就新在“分类”上,教学的重难点自然就应落在分类统计的需求和作用上,而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究问题才是学习之本。抓住茄子老师的问题,以问导学,寻疑而研,把学生想知道的一一列在黑板上,面对学生真实的提问,质疑“如何又快又准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激发学生列统计表的需求,随后再次设问“只有一张统计表,能解决这里的所有问题吗?”7进一步引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