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doc

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doc

ID:28835561

大小:5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14

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doc_第1页
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doc_第2页
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doc_第3页
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doc_第4页
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参赛论文题目:语文涵美型文本教学法之初探作者单位:郑州中学作者姓名:李琳[摘要]出于对时代潮流和语文教育的现实和发展的宏观把握,出于对语文教育机制的整体观照,本文从涵美的角度,从文本教学层面研究和构建以育人臻美为目标的涵美化教育策略体系。它要求语文教师以涵美为灵性,带着美学的眼光来思考一系列语文教育问题,以涵美的法则来优化和规范教学实践活动,从动态的、生成着的语文涵美教学环境中来关注师生个体生命的现实存在,重视通过涵美样态的教学活动来塑造师生个体的生命精神

2、,教师为学生展示并使之感受理解教育内容中的美,从而在理论上实现飞跃,认识上得到提高,实践上得以进步,目标上得以实现,在生命体验与学习维度上实现超越。本文熔铸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来探讨培养学生的涵美品格的新模式。[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教学;涵美型教学法;正文:“文道统一,文质兼美的文本是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又受到人文教育、审美熏陶和精神启迪的决定性因素。”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12.279.“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正确认识美的各种形态。

3、而语文文本,可以说是各种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彭思武.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美的挖掘与创造.教育与职业[J],2004.30.48作为语文课程的载体,语文文本的美学精神表现为培育和弘扬人的生命精神。一个个文本其实就是一种美的构成,一个美的世界,是一个个具体而微化、人化的自然,是生活的反映,是作家主观心灵的现实折射,是美的根本源泉。[97]语文文本富含着多元的文化信息,凝聚着浓郁的涵美内涵。《大纲》中说:“培养审美情趣,主要是以文本作为凭借。”为此,学生学习和欣赏文本,要对那些蕴含着丰富内容,

4、文质兼美、蕴情含理的选文产生感悟,获得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真谛,并在美的光茫的照耀下,孕育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实现理趣的回归和智慧的建构。这样,涵美型文本教学模式必将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产生无穷的意韵与张力。1.语文涵美型文本教学模式的误区举隅语文涵美型文本教学模式要防止以下误区:1.1惟教而失本当今教学,“一种新的‘去文学’现象悄然而又堂而皇之的开始充斥语文,其对文学教育的杀伤更大”。黄本荣.警惕语文教学中一种新的“去文学”现象.语文教学通讯[J],2007.01.24.因为文本是语文涵美型教

5、学模式的依托和根本。语文涵美型教学模式应该遵循和把握文本的特点,不能脱离文本本身进行涵美教育,忽视通过文本来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会造成学生语文积累贫乏、运用能力低下――学生也许连文本讲的内容是什么,都未来得及思考领悟。应该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才能领得深刻,悟得自如,才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失本”的文本解读的类型,直接导致了语文涵美型教学的空洞和低效,影响了学生语文涵美素养的养成,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脱离文本一旦成为语文文本解读的普遍现象并反复实践,那么必然会暗示甚至形成某

6、种阅读“经验”,势必会导致学生阅读心理的浮躁、媚俗和对文本解读的肤浅、庸俗。这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使语文文本甚至上成了生活常识、思想方法、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的角度的体现,脱离了文本本身,更脱离对文本美的挖掘,无异于镜花水月。如有的教师教授《故都的秋》,对文本的处理仅仅是让学生粗浅地浏览了一下,便丢之一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形式多样的有关秋的散文,秋的诗词,秋的电影。结果充斥学生耳目的是与文本毫不相关的秋的各种知识。虽然也能给人以视觉的美感,但没有对文笔细腻、感情真挚、极能触动读者心灵的美文去好好地去

7、研读,感悟,而偏偏要去单纯地追求内容的丰富、知识的延伸,失去了语文的根本。同样,讲授《春》,只给学生放了几只有关春的乐曲和几张有关春天的风景图片,虽然也洋溢着美感,却失去了文本学习的根本,学生无法感受和体验生命的勃发之美和灿烂之光。讲授《雷雨》,先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片段,只是联系电影进行分析,缺少对文本尤其是人物语言的咀嚼品味。这显然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本义,也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品味到《雷雨》美的真谛。教授《孔雀东南飞》,学生字句尚未明白,就组织学生辩论刘兰芝的性格特征,架空分析。教授鲁迅先生的《祝福

8、》,只就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历史渊源,布置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索。讲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只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作业:“走进李白”,让学生来研究李白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历程。教授《陈情表》,不去学习作者“陈情”的艺术之美,却带领学生来了解“忠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什么启发”。教授《灯下漫笔》,不去学习“漫笔”本身,却要学生思考“现在到了21世纪,算不算进入了第三样时代”。由此可见,文本自身具有一定美的价值取向,应该得到教学的尊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