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5038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4
《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参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参评论文浅谈中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实践的途径和环节四川省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张文秀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改和新考纲的要求,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途径:立足于课堂,以探究教材文本为主,以课后延伸探究(教材文本或教材外的文本)为辅。并以《项链》为例,论述了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五个环节:研读课文——发现问题,确立课题——探究,解读——成果展示——课后延伸。关键词:中学语文探究性阅读途径环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
2、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到了新的高度,新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语文《考试大纲》增设了“探究”能力层级,新课标省区的高考试卷均有不少分量的探究性阅读试题。2010年四川也开始课改,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已刻不容缓。下面依据实践,谈谈我对探究性阅读教学实践的途径和环节的初浅认识。一、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实践的途径我认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应该着眼于课本和课堂,因而其途径是立足于课堂,以探究教材文本为主,以课后延伸探究(教材文本或教材外的文本)为辅;通过让学生探究体味文本的语言文字美、思想内容美、人文价值美,培养其自主探究和创新的能
3、力。为什么要立足课堂,以课本为探究性阅读的主要途径呢?首先,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升学压力很大,精力有限,各科都要抓,尤其是数理化,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在语文上,更不可能花大量的课外时间对语文尤其是似乎与高考无直接联系的问题进行研究。其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很有限,少不了老师的适时而有效的指导。再次,课本中就蕴涵着丰富的探究资源,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不难开拓课本的探究价值。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课本课堂的引导,使学生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过,课堂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讲都是有限的,课本的资源也有限,因而,我们还会在课后
4、进行适当的延伸式的探究。下面对这两种途径加以说明:(1)以课堂探究课本为主①语言知识探究性阅读语文教材中任何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都少不了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如果仍然采用灌输的方式,效果往往很差。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求解,则可很快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又分为两种:一是就文中出现的知识性的小问题,如字音、字形、字义进行探究。如《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折”的读音,“黄泉”的含义等。二是就文中应该掌握的重要的新知识点进行探究。这种探究难度稍大,教师应该加以适当的指点。如《孔雀东南飞》里“相”字和偏义复词的用法,赋比兴手法的运
5、用,都是全文的重点,学生未必能提出这方面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去注意、去思考、去讨论,尽量通过自己的办法来掌握。②思想内容探究性阅读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探究性阅读,比较宽泛,只要是与思想内容有关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内容,如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情感、作品中的形象、主题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探究方向,甚至同一文本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究。如诗歌,可以着重探究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小说和戏剧,可以探究人物形象、人物命运、环境、情节或矛盾冲突、主题等。其中,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的探究性阅读往往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激发学生
6、的问题意识、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优势。因为科学论文等非文学作品阅读更强调对文意的准确理解,强调统一性;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则更强调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强调读者的创造性和求异性。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焦母所遣,难道她不勤劳能干、不多才多艺又不漂亮吗,为何焦母就容不下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试把她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作一比较。《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真爱?为什么?《失街亭》中,孔明为什么让马谡去守街亭?《项链》中,玛蒂尔德仅仅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吗?
7、等等,这些涉及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的问题,都让学生极感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本身的深入解读,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个性化解读。③艺术形式探究性阅读针对不同的文体,艺术形式的探究,可以侧重于不同的方面。如语言方面,可以探究诗歌语言的精练,散文语言的优美,小说、戏剧语言的个性化,杂文语言的犀利泼辣,说明文尤其是科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等等。在表达技巧方面,可以探究不同文体侧重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如小说、戏剧的结构、线索、刻画人物的方法等,散文、诗歌的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等。如探究性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引导学生欣赏
8、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时,引导学生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以使学生感受、体验、领悟其各自的豪放词风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再鼓励学生课后去阅读相关的文本,比如向学生介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