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20089
大小:4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11
《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关键词:高管持股r&d激励创新一、引言在我国,占中小企业3%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为国家贡献65%以上的专利和技术,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和最具效率的部分(吴林海,2009),然而在“抓大放小”和“做大做强”....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
2、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关键词:高管持股r&d激励创新一、引言在我国,占中小企业3%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为国家贡献65%以上的专利和技术,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和最具效率的部分(吴林海,2009),然而在“抓大放小”和“做大做强”....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
3、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关键词:高管持股r&d激励创新一、引言在我国,占中小企业3%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为国家贡献65%以上的专利和技术,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和最具效率的部分(吴林海,2009),然而在“抓大放小”和“做大做强”....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
4、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关键词:高管持股r&d激励创新一、引言在我国,占中小企业3%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为国家贡献65%以上的专利和技术,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和最具效率的部分(吴林海,2009),然而在“抓大放小”和“做大做强”....的政策框架下,政府长期以来把政策扶持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培育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上,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严重缺失,导致了中小企业在创新上遇到了很多阻碍,例如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造成了中小企业创新主体的动力和贯彻力度不强,不能将创新研发长期贯彻,难以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力,这也就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
5、生命周期较短,据赵弘、赵燕霞(2006)调查了中关村10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结果显示,76.8%的企业年限在5年以内,10年以上生存期的仅占7.2%,生存年限普遍较短。伴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成为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焦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各要素中,经营决策者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注程度与否将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投入。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激励模式将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联系起来,给予高管一定的股权,兼任“股东”的身份,使其关注代表企业长期价值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利于企业获得长期的核心竞争力,摆脱为他国企业贴标生产的模式。定位于高成
6、长,高科技含量的企业,服务于自主创新企业上市的创业板市场,在其刚推出不久之时,通过研究探析创业板市场中的中小企业高管持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影响,探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提升的方式,也期待可以为企业完善薪酬激励提供制度参考。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jensen、meckling(1976)认为由于管理者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管理者努力的同时可能必须承担全部成本而只获得部分利润;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则获得全部好处而只承担少部分成本,结果会导致管理者热衷于额外消费,不去努力工作,从而产生“代理成本”....,陈郁(1998)认为让管理者拥有剩余权益是解决代理成本的一种途径。在委托代理的过
7、程中,加之创新研发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过程,zenger(1994)认为创新研发涉及到专有的信息知识和隐形知识,倘若创新研发遇到障碍,而股东无法正确评价代理人的研发行为努力程度,这会抑制代理人的研发兴趣,从而导致企业减少这种代理人努力付出但得不到委托人正确评价的研发行为。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机会主义,刘春草、徐寅峰(2003)认为将研发人员的报酬与其开发产品的市场盈利性挂钩,让他们承担一定的风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需要给予高管对于创新成功所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