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ID:28446492

大小: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_第1页
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_第2页
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_第3页
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苏州九龙医院影像科钼靶诊断室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目的:对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展开CT和MRI检查,对这两种检查的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检测阳性率、病灶检出率等。结果:木组56例患者,经CT检查,发现正常患者30例,另外的26例患者,共检岀病灶42个;经MRI检查,检出正常患者3例,另外的53例患者,共检出病灶88个。显然MRI检查阳性率、对病灶的检出率均

2、较CT检查高(P<0.05)。结论:经MRI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提高病变检出率,灵敏性较高,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值得对其给予重视,并推广使用。【关键词】MRI;CT;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05-02临床上,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就是指,由于外力的旋转作用,大脑灰白质交界处、处在中线的组织结构撕裂,临床标准以轴索水肿、脑肿胀、小血管破裂为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一类疾病的起病较急,病情也较为严重,患者死亡率很高[1]。现阶段,在临床上,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多采取CT、MRI检查

3、对其进行诊断。曾有研究显示,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效果比较理想[2]。木次研究中,出于对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展开了CT和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汇报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宄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共计选择56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40例,女16例,年龄18〜72岁,平均(41.6±4.8)岁。损伤原因包括:车祸伤45例,坠落伤8例,击伤3例。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情况为:11〜13分者1

4、2例,6〜10分者22例,3〜5分者22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了短吋间或者是持续意识障碍,合并有抽搐、呕吐等临床症状。在伤后24小时内,开展CT和MRI检査。所冇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2方法1.2.1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展开CT和MRI检查,对这两种检查的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检测阳性率、病灶检出率等。1.2.2检查方法CT检查: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奋SOMATOMSensation64排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

5、,旋转吋间0.5,矩阵512×512,准直64×0.625,螺距0.829,CT重建层厚5mm,层间隔5mm。扫描自颅底到颅顶,无间断连续扫描,病灶部位进行3mm薄层扫描。MRI检查: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奋1.5TMR全身一体化32通道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头部线圈,层间距为4mm,层厚为6mm,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冋波序列T1WI、快速自旋冋波序列T2WI、弥散加权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等。针对出现躁动或者,在检查前,静脉注射5〜10mg安定,保证镇静。1.3数据处理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x-±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采取t

6、检查,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取χ2检验,P<0.05吋,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结果2.1病灶检出情况本组56例患者,经CT检査,发现正常患者30例,另外的26例患者,共检出病灶42个;经MRI检查,检出正常患者3例,另外的53例患者,共检出病灶88个。显然MRI检查的阳性率、对病灶的检出率均较CT高(P<0.05)。详见表1。表1CT、MRI间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结果统计2.2病灶位置本组患者经CT检查,共检出病灶42个,病灶多处在大脑半球皮层下脑白质、基底节、丘脑、脑干等脑深部的结构。大脑半球皮层下,脑白质病灶共计22例,脑深部结构病灶20个。经MRI检査,检出88个病灶,MRI

7、显示,病灶处在人脑半球皮层下脑白质病灶共计40个,丘脑、基底节、脑干等脑深部结构病灶共计40个,脑干背侧病灶共计8个。1.讨论研究证实,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由于外力的作用,造成神经轴索膜损伤,内外侧离子平衡因此也被打破,会出现钙离子内瘤,使得细胞内蛋白酶、酯酶被激活。由于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轴索微管、微丝结构出现损伤,线粒体等诸多细胞器出现堆积现象,进而引起轴索局部肿胀,若是肿胀未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