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docx

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docx

ID:28360850

大小:26.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docx_第1页
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docx_第2页
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docx_第3页
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docx_第4页
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业题目: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所修课程名称:公共政策与领导力修课程时间: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完成作业(论文)日期:2015年12月评阅成绩:评阅意见: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从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看公共政策的终结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4级3班姓名:章梦秋学号:201410230326摘要: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二胎新政策2015全面放开:2016年二孩出生均合法。这就意味着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终结。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从197

2、8年开始到至今经历了“只生一胎”、“双独二胎”、“单独二胎”到即将实行的“全面二胎”政策。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局限性、独生子女政策自身的消极作用、我国人口红利的客观条件的变化、我国人口战略的变化等多种原因我国实行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将全面终结。关键词:公共政策;终结;独生子女前言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增加以及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和动态化,公共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越来越重要。政策的终结就成为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必然发生变迁。要么因为对一起的决定进行渐

3、进的调整,要么因为重大的方向变化,昨天对意图的阐述可能与今天的不同。”当代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一个快速变冬的阶段,政治语境的快速转变必然要求政策变迁成为一种常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适应了中国转型期人口战略的要求。正文一、公共政策终结(一)政策终结的含义政策终结作为一种政治现象,表示由于一种政策在实施中无法发挥其既定的政策功能,或者由于该政策既定功能的完成而采取的终止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过程。政策终结意味着一组期望、规则和惯例的终止,通过时也意味着新期望、新规则、新惯例和新组织的开始。二

4、、独生子女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定国策“只生一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育政策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二)调整到“双独二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符合特殊情况者,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

5、一个子女,这其中就包括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情况。(三)提出要“单独二胎”2010年1月6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提到要“稳妥开展实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试点工作。”关于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当时占主流意见包括“三步走方案”:即从2011年开始,首先开放东北地区及浙江等省试行“单独二胎”政策;第二步,放开京沪等省份;第三步,在“十二五”(2015年前)内,实现全国全部放开“‘单独’生育二胎”政策。这一方案,曾得到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主要领导的支持,

6、在2010年下半年经过修改微调后曾提交国务院。但随后这一政策设想一度遭到反对,后来搁置。(四)全面二胎政策2015年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落幕,二胎新政策全面放开,独生子女政策迎来了终结。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根据全面两孩政策的新形势,草案中规定,2016年二孩出生均合法,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引发热议。三、独生子女政策终结的依据(一)独生子女政策的消极作用  独生子女政策引发的深层效应之一性别比失衡。1、出生性别比是指出生婴儿中男性与女性之比,通常

7、以每出生100个女婴对应的出生男婴来表示。2、婚姻性别比失衡,导致大龄男配小龄女或大龄女性配小龄男性的现象,引发“光棍”人员的急剧增多,离婚、再婚等现象了也趋于频繁,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3、引发青少年教育难度加大。独生子女在家受到两代或三代人的溺爱,加大了学校对他们的教育难度。到了大学后,他们表现为高傲、自负、不合群、容不得人、心理脆弱,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二)生育意识转变的客观条件  生育意识是独生子女政策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之一,随着生育意识的转变,一是群众性别偏好的倾向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许多生育意愿调查表明,

8、绝大多数有二孩生育意愿的育龄群众,希望生一男一女而不是一味的偏重男孩,这是因为随着客观环境的转变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养儿防老”观念已显陈旧;二是数据充分表明性别比严重失衡。现行政策允许农村夫妇第一胎是女儿的可以生育二胎,虽有政策出台背景下历史环境的客观合理性,但十分明显对现在的社会导向起到了消极作用,特别是性别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