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叙事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课叙事教学研究作者:李勇斌作者简介:李勇斌,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屮学(212006)o原文出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西安)2017年第20179±期第25-27页内容提要:叙事教学是指教师以叙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为教学主线,建立在“有我之境”基础上的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叙事教学具有故事化的形态、平民化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表达。从叙事主题的确定、叙事视角的选择、叙事结构的设计和叙事手法的运用几个方而阐述了叙事教学策略,并对叙事教学的价值进行了反思。期刊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1期关键词:叙事教学/思想
2、政治课/教学策略/教学价值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政治课师生主体融入的教学优化行动研究”(课题编号:D/2016/02/135)的研究成果。叙事是人们理解和解释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基本途径。当前,叙事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思想政治课也可以展开叙事教学。受王国维〃有我之境〃理论的影响,笔者开发了系列化的叙事课例,其中,〃消费及其类型"获2015年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本文以上述课例为基础,尝试梳理
3、与建构叙事教学的一般范式。一、叙事教学的内涵所谓叙事教学,是指教师以叙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为教学主线,将教师生活、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编织在情节化的故事情境之中,以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实现学习认知与道德体验、审美感知的有机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故事选编、经验重组与课堂叙事的主体。思想政治课叙事教学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课中教师穿插案例故事,或者以一个案例故事贯穿课堂的教学方式。前者强调故事是叙事者即教师本人的亲历或者见证,凝结着教师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与价值取向,故事本身带着叙述者本人的生命印记与体温。后者故事本身与教师
4、生活不发生交集,仅仅是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服务学生知识掌握的工具。叙事教学与当下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叙事主体与故事本身的关系确认。叙事教学是建立在〃有我之境"基础上的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彰显的是教师所见、所闻和所想的主人翁或者见证人的角色。二、叙事教学的特点L故事化的形态故事是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课叙事教学的基本形态。叙事教学中的故事,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推进的、有着前后联系的事件组合,即通过事件与情节的展开,展现人物行为和矛盾冲突,并传达某种思想态度或价值观念。故事的原型大多源于教师的日常生活经验,既包
5、括亲自参与过的事情,也包括教师的所见所闻。叙事并不是简单地将经验原本的样子复述出来,经验只有经过话语重组,由主体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整合,才能转换成具有一走意义结构的故事,否则只能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叙事教学中的故事,既不能全盘照搬教师生活经验,也不能陷入"自然主义〃的泥沼,而应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与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对初始的碎片化的生活经验进行二次加工创作,实现"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统一,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的统一,从而转化为可用的课程教学资源。2.平民化的视角朱明光在《关于活动型政治课程的思考》
6、中指出:要"从讲述固定的理论’教条’变为感悟生动的理论’故事’:有情境、有情节、有情趣。从过去的故事到今天的故事;从自己的故事到别人的故事;从身边的故事到中国的故事〃。传统思想政治课要么没有故事,要么着眼于凸显国家意识形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叙事,其过于直接的道德说教、过于强烈的伦理诉求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思想政治课叙事教学力求将宏大叙事切换成基于平民化视角的个体生命叙事,将直接的政治教化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融入个体生命叙事之中,〃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叙事教
7、学要求跳岀知识中心的窠臼,将聚焦点对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通过展现小人物在经济社会中的真实遭遇,在社会转型期的困惑挣扎,表达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揭示学科知识背后的个人境遇与社会变迁,以实现课本理论与现实生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彰显思想政治学科独特的生命温度与价值关怀。3个性化的表达所谓个性化表达,是指叙事主体用自己的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经历、经验和体验,而非泛泛地叙事,说他人所说之话或社会性话语,讲述、解说他人的事迹。叙事教学强调叙事主体对自己的生命故事,以及对他人生命故事之自我感悟的个性化表达。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
8、,教师的生活经验被排斥在课程视野之外,教师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教师使用的是知识化、学科化的公共话语,几乎没有言说私人生活故事的空间。思想政治课的叙事教学,是建立在〃有我之境"基础上生命经验的表达与分享,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再表现为脸谱化、程式化的理论说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