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ID:28198892

大小:7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4页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广丙全州县庙头镇卫生院,广丙全州541502【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手法修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木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医手法整复治疗的方法应用于20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丙医打石膏的治疗方法则应用于2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0.0%,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5.0%,对照组为25.0%,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2、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效果显著,人体所受伤害较小,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关键词】中医手法整复;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桡骨远端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更容易发生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处在密质骨和松质骨的交汇处,解剖解构薄弱[1]。挠骨远端骨折的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和青少年。挠骨远端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可选用手术方法治疗,也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有较大比重,选用手术方法治疗容易超出患者耐受力[2]。中医手法整复也

3、是临床中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木次研宄旨在探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有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闭合型骨折。患者均感到腕部剧烈疼痛,腕部发生明显肿胀,患者腕关节和前臂的旋转活动受到明显限制。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木次研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6.3&plusm

4、n;3.8)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钝器挫伤4例,摔伤12例;观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8.3±3.7)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钝器挫伤7例,摔伤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1.2方法作为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取西医打石膏的保守治疗方法。采用石膏绷带来进行打石膏,石膏绷带由纱布浸透生石灰水做成。打石膏前序先观察骨折部位大小,将一定量的石膏綳带反复折叠刀一定厚度,然后在水中浸湿,浸湿后迅速覆盖到固定部位,石膏变硬后用普通

5、绷带固定到功能位。打石膏操作应在5分钟内完成,避免石膏绷带变硬无法使用。告知患者不可私自拆除石膏,以免影响骨折愈合。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本次研究所选用的中医手法整复方法包括提按复位法和牵抖复位法。提按复位法,该方法在老年患者挠骨远端骨折中应用更为普遍,进行操作吋患者取曲肘90°平卧姿势。两名助手协助术者完成操作,一名助手协助术者握住患者五指,另一名助手则握患者上臂,对抗牵引[5】。旋转移位和侧方移位需首先矫正,然后术者用双拇指挤按其骨折远端的背侧,苏他手指向上端提患者近端的掌侧,确保骨折复位。牵抖复位

6、法,该复位方法主要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不累及关节的情况。患者采取躺卧或坐立的姿势,将肘弯曲90°,前臂则呈中立位[6]。术者助手需握住患者上臂,术者则双手紧握住患者的手腕,双拇指定位在骨折远端的背侧,缓慢进行牵引,稍微旋转后进行猛力牵抖,掌屈尺偏,使骨折复位。骨折复位后进行固定,固定夹板的宽度根据患者患肢形状来确定。固定好后将前臂悬挂于胸前,固定吋间最低需保持4〜6周。1.3观察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患者骨折对位效果优良肢体功能完全恢复、局部无明显畸形、

7、疼痛和肿胀感均消失表治愈;好转:患者骨折对位效果一般,腕部向背伸展、向掌屈收以及前臂旋转在45°内受限、患者肢体仍有轻度的畸形和疼痛表好转;骨折愈合情况较差,畸形愈合,疼痛感明显,关节屈伸有明显障碍则表示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1.4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P值在0.05以下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为70.0%,观察组为9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l

8、t;0.05)o详见表1。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o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有3例发生疼痛难忍,2例发生肿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观察组20例患者中仅发现1例患者有肢体肿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