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导学案.doc

《包身工》导学案.doc

ID:28104149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包身工》导学案.doc_第1页
《包身工》导学案.doc_第2页
《包身工》导学案.doc_第3页
《包身工》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包身工》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包身工》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2、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法3、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学习重点】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方法】①初读课文,字词过关,了解大意;②再读课文,划出交待时间的句子,理清思路;③精读课文,圈点批注,画出描写包身工生活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品味语言,体悟感情【知识链接】1、作家名片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

2、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2、资料辅读《包身工》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时代背景《包身工》1935年写成,1936年发表。1927年,作者在上海认识了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纱厂工人的情况;1929年,从做工人运动工作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情况。“一•二八”战事后,为了写《女性的呐喊》电影剧

3、本,又搜集了一些包身工材料,对二十世纪帝国主义经营的工厂里,还公然保存封建奴隶制度非常愤怒,决心深入调查,打算彻抵揭露。由于纱厂工人的热心帮助,作者深入工厂实地观察调查了三个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包身工──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多是女孩子由承办人送到工厂做工,无人身自由,所得工资全部归承办人所有,在这种形式下做工的人也称包身工。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以“包身工”为题,点明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同时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4、: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报告文学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包身工》属于第三种,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同类题材有初中的《地质之光》、《谁是最可爱的人》)其特点:新闻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学性(不同于一般工作报告、社会调查)、真实性(不同于其他文艺创

5、作)、政论性。【学习过程】一、基础积累蠕动()拎着()舀水()游说()惺忪()荤腥()嘈杂()簿子() 籼米()褴褛()揩地板()搽粉()锭子()皮辊()莴苣()骷髅()谄媚()怔住()栅栏()蹒跚()相称()称赞()弄堂()摆弄()ōu打墙圈()执拗()拗口()拗开()duò懒抹桌子()抹杀()拐弯抹角()二、文本探究问题1:找出文中交代时间的句子,在这些时间段“包身工”在干什么?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问题2:包身工是一个群体,他们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他们承受的黑暗、残酷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使我们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问题3:文章在叙述这些新闻事

6、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试找出这些背景材料,并分析其作用。问题4: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问题5:找出文章中感情强烈、最能触动你的语句,品析作者是如何来表达情感的,有什么养的表达效果。(至少找出两句,有感情的朗读并加以赏析)问题6:学习了本文,请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思想内容上或写法上)。三、拓展阅读让“包身工”永远成为历史“陈迹”(陈凤庚)  “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死在出租屋。医生注明: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从5月27日到30日,工厂为了赶活,甘红英每天都是从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

7、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甘红英原是四川一名女教师,因幼儿园停办南下打工。(6月2日《南方都市报》)  1936年夏,剧作家夏衍发表了他一生唯一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小时候我在语文课本上读过,对吃人的包身工制度深恶痛绝。今读甘红英之死,越读越象读一篇新版《包身工》。包身工们在日本人办的工厂“三井系”里,“生活如猪猡”,宿舍是“七尺阔,十二尺深”,平均居住面积0.6个平方,甘红英的宿舍宽敞些,但“房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