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拓展想象空间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

ID:28054085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_第1页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_第2页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_第3页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_第4页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技术拓展想象空间【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拓展了媒体的发展空间,新闻业也无法逃脱激烈变革的命运。通过回顾近年来新兴科技应用于传统新闻业的情况,重点从新闻的生产、传播以及接收三个层面介绍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新闻业带来的变革,并探讨技术发展对新闻业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带来的深远影响。【关键词】技术;新闻业;变革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指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1]回顾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进程,从口语传播

2、到如今的媒介大融合,每一项传播技术的产生都带来全新的传播时代。如果我们把媒介和技术理解为新闻业的重要生产力,那么技术的进步对新闻业未来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说任何可以用来传播信息的科技都推动着传统新闻业的变革。现从新闻的生产、传播、接受三个层面来分析技术对未来新闻传播业带来的深刻变革。一、主体层面:人机共同生产新闻(一)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新闻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第一时间在现场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现如今像王石这样作为普通新闻受众,用一部智能手机即向公众提供新闻内容的情形屡见不鲜。在2015年8月天津爆炸事故中,天津网友最早在微博上发布爆炸相关视频

3、,在媒体记者抵达现场前将灾难消息传递给公众。由于互联网技术的F1新月异,每个社会个体都拥有了新闻报道的能力和条件。报道者或现场目击者利用互联网平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直接传送给大众;或是创办自媒体,在一定圈子进行自主新闻生产与传播。未来,受众运用互联网工具主动参与新闻生产的活动将打破传统媒体的角色垄断,在收集、报道、评论和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占领一席之地。(二)物联网时代的机器新闻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仲,其功能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未来,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的物联网将加快人机共同生产新闻的进1、传感器新闻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如今传感器已

4、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耍方式,而且通过传感器可以量化抽象事物。记者在做传感器新闻时,通过各类传感器收集、分析数据将数据与报道融合,最后把报道传播出去。例如,可穿戴设备上的传感器和手机APP的结合可以将人的健康状况量化,如果通过此方式合理将APP用户的健康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总结分析,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健康方面的结论。再如,根据手机定位传感器向用户推送本地化新闻及服务;根椐生理传感器对用户体验进行监测等。[2]所以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更多可以用在调查报道或解释性报道之中,精准的传感数据不仅可以提供讯息,还可以增强报道的说服力。2、无人机新闻国庆大阅兵时,中央电视台出动了无人机对阅兵

5、场面进行航拍;天津爆炸事故的报道中,无人机拍摄的现场视频被多家媒体釆用。与此同时,各类户外真人秀节目中也大量使用了无人机航拍技术,赚足眼球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无人机在智能媒体时代的广阔应用前景。根掘KPCB2015年对全球消费性无人机出货量与市场规模的预估,无人机在未来10到20年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与媒体的合作应用将呈现多元化趋势。[3]无人机作为传媒活动中的一环,不仅可以应用于新闻收集,还可以用于虚拟演播,使现场采集的新闻能够实时匹配到内容库相应的内容等。[4]如果无人机的技术安全问题以及新闻采集过程屮的隐私安全得到合理保障,那么无人机在未来与媒体的合作报道中将发挥

6、更显要的作用。3、机器人新闻类似于记者报道新闻,机器人生产新闻也包括编辑和写作两个方面。新闻的机器编辑主要是对于已冇新闻成品的聚合和选择推荐。例如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类APP就是基于手机传感器收集的用户喜好来设计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新闻内容。随着自然语言处理、自动翻译、群智形式的修正反馈技术的日臻成熟,基于算法的电脑程序(机器)拥有了语义理解、深度学习的能力。[5]新闻的编辑与推荐不再仅仅依靠人类的脑力劳动。如果说机器的新闻编辑只是对新闻成品的推荐而不是提供,那么机器写作则是真正从无到有的创作。2014年3月,《洛杉矶时报》在地震3分钟后发布了第一

7、条新闻,而这条新闻是名为“Qnakebot”的机器人程序撰写的。这样的机器人程序,大多是为突发新闻量身定制的。它需要和一些特定的信源传感器实时相连,一旦具备提前设定的条件,程序就会自动生成一条讯息,并且可以随着相关数据的累积,持续补充、修改己生成的新闻作品。[6]由此可看出,机器人写作需要大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的支撑。虽然机器程序会持续的关注、收集相关领域的数据,但具体报道的主题、角度,通常仍需要记者或编辑对程序进行编辑。这样看来,机器新闻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写作,并且主要适用于特定主题、类型的新闻写作,比如财经、体育、气象地质和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