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63174
大小:74.0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a-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张立娟(安徽省蚌埠市传染病医院安徽蚌埠233010)【关键词】α•干扰素慢性乙肝不良反应护理【中图分类号1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J2095-1752(2012)06-0289-02α■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素、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性物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给继续接受治疗带来影响。做好α-干扰素毒副作用的相应护理,对提高患者耐受性具有积极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224例均为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木科住院和专科门诊病例,其中男150例,女74例。年龄:16〜67岁,平均35.5±4.7岁,均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中轻度型130例,中度型94例。治疗方案:采用α-干扰素,剂型:包括αlb>α2b,每次剂量300万u或500万u,肌肉注射,首次10〜14天,每日注射1次,以后隔日1次,疗程6〜12个月。1.2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流感样症状220例(98.2%)、脱发52例(23.2%)、消瘦22例(9.8%)、焦虑失眠
3、20例(8.9%)、皮疹10例(4.5%)、精神忧郁症1例(0.4%)、糖尿病1例(0.4%)o因特殊毒副作用终止治疗8例(3.5%),其中持续发热5例,精神忧郁症1例,糖尿病1例,白细胞减少1例。2护理2.1治疗前的护理⑴熟悉病情、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注意禁忌证是患者能否顺利完成治疗的关键,α■干扰素治疗应有明确的指征:即病毒复制指标阳性,处于免疫应答状态,肝功能ALT轻中度升高的炎性活动期患者。禁忌证:高血压、糖尿病、甲亢、
4、精神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体质、小儿、老年、孕妇、肝硬化及SB高于正常值两倍、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等。(2)患者的心理准备,治疗前应向患者告知干扰素治疗的必要性,作用机制、疗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明片注射干扰素是必须的,出现副作用是必然的,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3)了解必要的家族史,尤其精神、内分泌病史,有相关家族史者慎用α-干扰素及密切观察。2.2治疗中的护理⑴心理准备,消除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心理及对疗效的担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早期发现
5、及时防治,治疗初期主要观察及防治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等流感样症候。随着治疗吋间的延长主要观察情绪、睡眠、精神神经反应、饮食、血液系统的改变,尤其是特殊毒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如糖尿病、甲亢、精神异常等。⑶定期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应常规检测,必要吋应进行相关自身免疫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的检查,早期可能出现ALT“反跳”现象,轻者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加强护肝治疗,出现黄疸应及时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2.3常见不良反应处理对策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初期,多为一过性和可逆性反应,轻者如发热、头痛、乏力不适、食欲
6、减退、消瘦、脫发等无需处理,如发生中等程度至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2.3.1流感样症状α■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均可出现,本组病例发生率98.2%,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乏力不适、四肢关节酸痛,其机制可能是增加下丘脑前列腺B2(PGB2)的产生有关。笔者采用睡前给药,用药前0.5〜lh给消炎痛、扑尔息痛等解热镇痛药,保持充分的饮水等预防措施可减轻临床症状。体温一般在注射2〜4h后上升,4〜6h达到高峰,体温常在38°C〜39°C,个别患者高峰时可达40°C左右,3〜4h自行消退,轻者无
7、需处理。高热体温持续不退患者必须观察体温,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次数,鼓励多饮水,防止虚脱。出汗多的患者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可给予冰袋物理降温,必要吋遵医嘱给予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消炎痛口服、安乃近肌注等药物降温。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18°C〜22°C,湿度50%〜60%。肌注干扰素发热在治疗的第1〜3天,应用1周后不再有发热或呈低热,仍有发热估计该患者无法耐受,应予停药。2.3.2血液系统副作用一般发生在用药后2周〜2个月,主要表现是白细胞
8、减少、血小板轻度下降。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血小板生成素产生过程中转录后受阻或血小板阻塞毛细血管所致。故用药期间应1〜2周检查血象,若白细胞轻度下降时,<3.0×109/L,不需停药,则应辅以升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药物,缩短检查血象间隔时间。当白细胞低于2.0×109/L时应停药。当血小板≤50×109/L应减少药物剂量,≤30×109/L则应停药。在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