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41971
大小:5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王晓玲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丰源学校517000摘要木文对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做了探讨。关键词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现实是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环,“高耗低效”,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作文的有效教学。一、有效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两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主要有两类。一是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有效
2、教学的。比如: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二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界定有效教学的。比如:有效教学被界定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好;有效教学是指成功实现了明确目的一一学牛.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前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有效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理论,更能指导我
3、们的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学生,也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任务。现实中我们的教学,由于多方面原因,常常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以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为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写得很累,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果差、效率低。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的井同心声。“高耗低效”,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环。木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作了探讨。二、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1.重构写作价值观,侣导展
4、示真情作文有效教学应特别关注学生学写作的心理,倡导正确的写作价值观。教师自身首先要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自己的写作价值观,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格发展、与日后生活、学习、工作相关的能力发展,而不能只功利地关注学生的分数。另外,教师应倡导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情,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我国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文章不应该是硬写出来的,而应该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
5、,生活中源头活水流淌,笔下的文章就会生意流长。”因此,面对初中作文教学功利性的现状,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作文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情。当然,我们提倡写真人、真事,意在反对陈词滥调、生编乱造,并非反对合理的想象和虚构。2.构建训练序列,明确阶段目标初中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的0标,中学生的作文要求必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文化水平和认知规律。要实现作文有效教学,语文教师就要有全局观,要冇学期、学年其至学段的作文教学计划,譬如可以构建一个“自由写作规范写作自
6、主写作”的作文训练序列。初中一年级,以“自由写作”为主,少给学生限制,鼓励他们多写,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初中二年级,以“规范写作”为主,教师适当提出一些要求,解决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写的问题;初中三年级,以“自主写作”为主,提倡学生的写作个性,解决学生怎样写才能更好的问题。这一训练序列应严格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和彼此关联的序列原则循序渐进地螺旋式地进行,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在全学程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得到逐步提高。总之,教师要规范自己的作文教学行为,设置0标明确的写作任务,形成一个思维
7、形式、写作兴趣、写作习惯的梯度训练体系。每次作文任务中都要向学生提出具体而又适度的期望和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体会到作文的乐趣。1.观察生活,指导写作新课程提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这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观、野游,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审视社会的种种现象,体察各行各业实情;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观察要有方法,像如何观察人物、动物、静物、观察的角度有哪
8、些等,都必须细致全面指导;否则,学生将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去观察。每写一篇作文,最好给学生一定吋间去感受生活,细致的去观察。观察后要及吋做好记录,否则,观察将流于形式,仅是凑凑热闹而己。观察的途径多种多样,但一定要走出课堂,让学生贴近生活,对生活有感性认识。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在街头、在公园等不同场合根据不同的训练要求观察。让学生在认真细致的观察中不断积累素材,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敏锐性的目的。2.广泛阅读,积累素材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旁征博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