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77908
大小:8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6
《03论知识论在中国政治思想与研究报告中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识论在中国政治思想研究中的意义本文试图说明,通常所指的“历史理解”,可以被视为“故人”与“今人”之间的“对话”。但在这种“对话”中,处处充满了丰富的不协调:抵牾、喧嚣、指斥和噪音。面对相同的历史事实,学者们之所以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故人”与“今人”(可延伸至“今人”与“今人”之间)持有不同的知识系统有关。这里的“知识系统”一般是指建构问题的视角、抽象概念的方式、价值关怀的取向、逻辑推理的形式,甚至据以言说的语言等等诸多因素。正是由于对话者双方持有不同的知识系统,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才可能发生歧义、障碍和“误读”。由于“故人”已失去了当场辩论的机会,
2、那么,我们如何保证“今人”的阅读理解对于制造它们的“故人”来说也同样是真实和有效的呢?我们依据什么判定古、今知识系统哪一种更具有优越性和优先性呢?究竟谁才有资格主持这种单方面缺席的裁决呢?显然,这些问题都是历史研究、特别是思辩倾向更为明显的思想史研究不能省略的前提。笔者认为,探讨甚至部分重构“故人”所持知识系统的要素、结构和性质,由“知识系统”自身去阐述这些疑惑,或许是解释上述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一、方法论不能替代知识论从一个广泛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学术界似乎隐约地存在着某种“方法论至上主义”的倾向。这里的“方法论”已内涵了“预设问题”的内容,即是说,它具有“分析工具”和
3、“理论框架”的双重含义。换言之,就是研究者潜在地认为,只要有能力发现深层次的“真问题”,并且使用了适当的分析工具,那么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就只剩下论证的精致化了。研究者之所以会确立方法论的优先地位,可能是基于两点考虑:其一,一种能称得上是“理论”的东西,就已合理地具备了超越的“普遍主义”性质,因而它有能力涵括任何“特殊问题”;其二,“理论”工具由一整套理路、术语和逻辑所组成,这就决定了它的工作就必然是分析性的,而不是描述性的。质言之,“普遍主义”和“分析取向”,成为“方法论至上主义”的理由。勿庸质疑,与在自然科学领域一样,“方法论至上主义”也在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
4、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越接近与“文化”相关的人文学科领域,“方法论至上主义”的有效性就越呈现递减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大致有两方面:在时间维度上,所谓“普遍主义”总体上说就是“现代主义”的代名词;在空间维度上,所谓“分析取向”并不检验对其分析对象可能的“误读”。从时间维度方面看,现代学者往往是站在“现代主义”的立场上观察和判断历史,这个过程一般来说是隐型的,观察和判断者本人并不觉察。我们在阅读“文本”前,一般要审查它的真实性,但是这种真实性往往并不是指所引资料本身是否“作伪”,而是指研究者(“读者”)如何理解资料(“作者”)的“本意”,以及从中“读”出了什么“意义”。
5、仅就作者“本意”而言,如果“读者”偏离了“作者”的“本意”,那么,无论其解释如何精致,我们都可以把它认作“误读”。当然,从作者“文本”中“读”出作者本人也没想过的“意义”,即所谓超越“文本”的意义,是常有的现象。如从《红楼梦》中“读”出“阶级斗争”理论,就是“读者”超越“作者”的典型体现。作为文学解释学,“读者”超越“作者”仿佛是分内之事,但这却是“作者本意”的外延和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超出了本文论题的范围,参阅有关解理论的深入研究。起码在历史学的规范上,“误读”.....出的研究结论,其有效性就不十分稳固了。这就是说,当我们承认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
6、断时,B.Croce,History:It’sTheoryandPractice.Tr.ByD.Ainslie,NewYork:Russell,1960,p.12.此处contemporary一词具有“同时的”之意,所以此话也可译为“一切真历史都是同时代史”。并不等于说可以用今人之心度古人之怀。恰恰相反,由于历史变迁的缘故,古人与今人之间在问题关怀、社会认知、知识结构和情感价值等等方面都将自然和必然地显示差别。研究者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有“体验”古人生活的具体历史语境,设身处地地观察历史当事人所切实面临的难局,从而尽可能理解其最终结局的内在(也可能属于特殊的)逻辑,才能有效
7、地实现“古今对话”。显然,如何避免“误读”古人,仅靠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其次,“读者”的“预设问题”以及研究问题时所使用的分析工具也十分重要。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下叙述什么样的问题,显然与“读者”自身的兴趣、关怀、素养、价值,甚至信仰直接相关。即使在排除了意识形态偏见的前提下,面对同样一段资料,“解读”同样的一个“文本”,研究者也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也就是说对同样一段资料,研究者会“读”出不同的“意义”。其中的差异可以说主要来源于他们不同的“问题意识”,不同的“问题意识”又自然要求研究者选择不同的分析工具。而每一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