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论的悖论情结与宿命

论知识论的悖论情结与宿命

ID:20811530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论知识论的悖论情结与宿命_第1页
论知识论的悖论情结与宿命_第2页
论知识论的悖论情结与宿命_第3页
论知识论的悖论情结与宿命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知识论的悖论情结与宿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知识论的悖论情结与宿命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和科学这个术语一样,知识一词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知识论的悖论情结与宿命。在我们的历史记忆和已经习惯了的语境中,知识可以作为美德(柏拉图),可以作为力量(培根),可以作为权利(福科),还可以作为统治(控制)(后现代)。在我们已有的历史所赋予的知识系统中,知识一词总是与文明、进步等正价值意义联系在一起。在知识的增长与进步中,我们享受着由于知识而对自然、社会、乃至人的生存的把握所滋生的自由的愉悦。但是,今天的我们当在为知识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文

2、明而惊叹的时候,又不得不为知识带给人类的不可持续的生存状态而烦恼。我们虽然自称已进入了知识的时代,但却又留恋着老庄哲学绝圣弃智而无为的睿智。在知识中,我们生活着、存在着,我们知道我们的存在离不开知识,但面对知识对我们的精神及存在状态的控制却又显得无奈。这就是当代的我们在知识语境中的尴尬遭遇(这里已经有了知识论悖论的影子)。对此,我们不得不对知识的传统和经典意义产生怀疑,知识以一种从未有过的被质询的姿态进入了我们的问题域;知识从以往既有的不证自明的预设神案上被请进了世俗法的庭审法堂,知识本身成了被知识询

3、问的对象(这是知识论悖论的一种表现)。因此,如何从我们的现实存在出发去看待知识的可能根据,如何评价知识在历史中的是非功过,以及探究知识对我们存在的意义,已成为今天的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话题。这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知识论问题所以然的历史境遇。如果从文化民族主义或文化守成的立场上来看待知识和知识论问题,可以看到,作为科学和对象性思维意义上的知识一词并不是我们的本土原创,而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德先生、赛先生进入我们的话语体系的。虽然在我们原有的话语体系中,有知也有识,所谓知是知道的知,如乾知大始《易

4、传系辞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所谓知也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的知;识是多识鸟兽花木之名、转识成智的识,虽然对知、识有德性所知和见闻之知之别,但在根本意义上,知与识仍是指人在心性与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对天人合一之道的体悟和把握,是内敛的直觉把握,不是外求的逻辑归纳演绎。所以,这种意义的知与识就不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明确形式规定的知识。在这个话语体系中,还有与知识相近意义的绝圣弃智的智,但这个智往往与慧相连,这往往标示着一种生命意识。所以智与知识在意义上也还是有

5、距离的。可见,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知、识、智、慧都不是在对象性思维中对对象的把握,而是反身观照的以内化为特征的心性修养和生命意识。因此在本土话语中,一直就没有形成对对象进行把握的、具有形式规定的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论传统。所以,我们谈论的知识与知识论问题,就很难在本土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寻找到依据和答案,而只能是在西方的话语圈中说话。这是我们讨论知识论问题的基本的文化背景和言说语境。在现代机器刚刚发明出来之时,不少人希望能够制造出一旦发动就不再需要新的能量、能够永远运转不停的永动机。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对

6、计算机思维的逻辑。科学家们能够最终能从理论上证明制造永动机的不可能。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象科学家们证明永动机不可能那样证明计算机不能思维。但至少可以从逻辑上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许多计算机科学认为将来的计算机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使用语言思维,计算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语言。这样,计算机最终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在这里,赞同计算机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计算机科学家犯了如下逻辑上的错误:先把人类思维简单地等同于语言思维,再把计算机语言简单地等同于人类语言。这样,人是用语言思维的,

7、凡是能够使用语言的事物---不管是人还是机器,都能够思维。我们可以通过人类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的对比来证明: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水平上,无论采用什么高级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都不可能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1.人类自然语言的特点人类自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认知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由于人类自然语言同时要满足这三种功能,它就必须达到如下要求:思想、方法、对象三者同时融于语言之中。这就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三位一体性。如果没有这种三位一体性,人类自然语言对人类就失去了意义。试想,如果我们用语言交流,双方却不能通过

8、语言知晓对方的思想和思维的对象以及方法;我们用语言认知,却不能用语言把握对象、掌握方法和认知目的;我们用语言思维,我们却不知用的什么方法,思维的对象是什么,用什么观念控制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语言对人类还有什么意义呢?与此相应,人类自然语言要同时满足这三个功能,就必须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这也就人类自然语言的说不准原理,即在任何一种语境中,语词所指称的对象都只是相对确定的。如果说知识现已成为我们那个被抛入的存在背景或生存境遇,是我们不得不或必须面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