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13198
大小:56.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抓好四个环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抓好四个环节麻小梅(甘肃张家川恭门镇中心小学甘肃张家川741501)【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木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根据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必须抓好以下四个环节【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09-094-0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独立探索知识、运
2、用知识的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密切联系迫使我们的教学既要重能力也要重知识。而根据语言学习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可知,发展学生的语言非基木任务,着重训练学牛理解语言和运用语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核心。这种以字、词、句、段、篇基木功训练和听、说、读、写基木功训练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诸多能力的培养,如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办事能力等等构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木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搞好阅读教学,,使学牛自身
3、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木目的。人的一牛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而每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有高低之分,这就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到的知识,一句话,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牛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提高阅读的能力,说到阅读教材,它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学生扩展视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资源,是增长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一、关
4、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与语言交流紧密结合,只有充分交流才能提高一个人的思维敏捷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反过来又能使人更流利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二》关于认识能力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是认识学习过程,二是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去。才能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三》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利用”牵引扶帮“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自我阅读的本领,把注意力放在阅读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学会阅读,积极阅读,
5、积累丰富的知识以求达到运用的目的。《四》学生的办事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远大的教学观念,在听、说、读、写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从书本上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亲自动手动脑借以培养他们的自我办事能力。二、关于阅读教学应抓好四个环节(-)预习课文是提高阅读能力基础。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好预习提示,使学生的预习有目的地进行,使预习行之有效。这就是教师教学中的“牵引”作用,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义不懂,还是无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字、词则可以在课前利用工具书查询学习,以
6、此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同吋帮助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此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感觉。同吋,学生也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将文章的中心抓住,领会全文的重点所在,掌握文章的重点知识。(-)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疑、问关系是提高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较普遍、功效较显著的教学手段。它在揭示矛盾、引起思考、判断是非、唤起注意、确定导向、交流信息、调节教学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为了克服以前”满堂问”的现象,真正发挥提问的语言效应,我们必须切实弄清课堂提问的要求,讲究教学中的提问策略。明确课堂
7、提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针对重点,突破难点。这是课堂提问的首要任务。课文的重点内容一般体现在课后思考练习中,而教学难点则要根据课文的难以程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确定。二是,引发思考,训练思维。这是课堂提问的基本目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冋答课文中的几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问达到引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课堂提问需始终扌II住这个基本点,掌握好问题的设计技巧。三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这是课堂提问的主导方向。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改变以往靠“尖子“撑场面的现象,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自
8、尊。向学习较好的学生提问,可摸到这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其他学生做出榜样;对中等程度的学生,这是一个教学班中的大部分,应把他们作为教学的主要出发点和立足点;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了解他们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激励他们向中上等学生看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取得教育教学的全面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