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77579
大小:2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6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统计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 第八单元教学目标 新知识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柑橘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
2、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题目 组织比赛 备课人 邹艳华 教学 目标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 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 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
3、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 准备 课时 安排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动态的统计,初步感知并且学会统计的方法. (一):实物统计图. 引言. 师:春天来了,今年春游我们准备去动物园,可是,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应该怎样合理的安排一天的参观时间呢? 师:你们最想看哪些动物呢?随着学生的回答,(电脑一个一个出示动物图片) 问:谁能一眼看出喜欢那种小动物的人最多?谁有不同意见?看来都不能准确说出.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那么怎样分呢? 学生回
4、答后师(演示电脑)是这样吗? 3.现在你能看出喜欢那种小动物的人最多吗? 4.那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清楚地看出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最多?(小组讨论) 横着摆好还是竖着摆好? 5.反馈: (1)(电脑)横着这样摆行不行?为什么? (2)应该怎样摆?(电脑演示) (3)刚才有人说竖着摆,随便竖着摆行吗?也要注意一个一个对齐. 6.现在你能一眼看出喜欢那种小动物的人最多了吗?你知道一个小动物代表什么吗? (二):方格统计图 1.如果每次调查,都要画很多图片,就太麻烦了,根据你的经验用什么来
5、代替这些小动物图片好些呢? 师:这些都可以,其实,统计的方法有很多,也可以用方格图来代替,(电脑出示方格图):请同学们看图.这一列方格下面贴上小鹿表示什么?喜欢小鹿的有几人? 这一列有这么多方格怎么表示有2人喜欢小鹿?为什么涂2个格? 2.从哪开始涂?观察(电脑演示:第一个方格闪动涂色) 3.你们愿意接着涂吗?你们有一张和它一样的图,请各组长取出一号图纸,各小组合作完成,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合作的最好,涂得最快. 小组汇报: 师:你们涂得和前面的一样吗?说一说涂色时应注意什么? 观察图:小组
6、里说说,你能从图中知道什么? 6.我们能知道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比比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小组讨论:一个人提出问题,其他人回答. 小组汇报: 、一共调查了( )名同学. 生:一共30个人,我是一个一个方格数出来的. 师:鼓励第二种方法好.从统计图中,我们知道一共调查了30名同学,而全班同学正好是30个人,这能说明什么? 生:我们调查的人和实际的人数是相吻合的,说明我们的统计结果是正确的. 、喜欢看猴子的人比喜欢看象的多( )人? 师:鼓励第二种方
7、法好:这种方法真巧妙,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我们学习数学,就是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学会巧妙的方法. 、想看斑马的比想看兔子的少( )人. 师:我们以前还学习过统计表(放电脑),你们能把统计图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吗?那就请你填一填吧!从表中,你能知道什么呢? 7.我们刚才分析了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你建议老师应该怎样合理的安排参观的时间呢大家商量商量. 师:看来,统计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统计图,学会了用统计图来直观的的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以后我们
8、还会学习更多类型的统计知识,学画更漂亮的统计图.那么,你们能说说统计图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吗?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事物应用了统计图表?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课后反思 题目 买气球 教学 目标 .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继续学习收集与整理数据,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统计意识。 3.体验通过统计结果,进行判断与决策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4.培养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