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高校教职工人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中年高校教职工人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ID:27678000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中年高校教职工人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_第1页
中年高校教职工人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_第2页
中年高校教职工人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_第3页
中年高校教职工人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_第4页
中年高校教职工人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年高校教职工人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年高校教职工人体质量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张英丽(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南阳473012)【屮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5-0053-02【摘要】目的分析屮年高校教师人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设计的量表,通过体检抽取45-60岁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其项FI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BMI以及血清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內胆固醇等指标,并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心电图以及B超检查

2、。结果:受检人群超重率52.4%,肥胖率18.5%,其屮男性超重率62.6%,肥胖率21.8%;女性超重率40.5%,肥胖率13.6%,男女超重率比较(P<0.01);肥胖率比较(P<0.05)。通过分析受检者BMI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两者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超重及肥胖组受检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超重组(P<0.01)。结论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有密切关系,屮年高校教师应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人体质量指数屮年高校教师引言心血管疾病(Cardio

3、vasculardisease,CVD)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也命和健康的疾病[1]。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67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古总死亡的29.1%。心血管疾病的鲜明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治疗费用,因此开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对于主动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关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被不断的发现和证实。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超重/肥胖、糖尿病、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缺乏体力活动。为了研究中年高校教师的BMI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4、,本文对45-60岁高校中年教师进行了调査研究。1对象和方法设计地点和对象:2008-03/2010-05提取不同高校45-60岁中年教师的体检数据信息进行了调査研究,选择资料完整纳入统计者410例,其中男300例,女110例;年龄为52.5±7.5岁。方法:①根据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设计的量表[1】,测量并记录受试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并计算BMI,BMI=体重(kg)/身高(m2)。②抽取调查对象空腹12h静脉血,在凯美雅S3600-I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量其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汕、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

5、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③对所冇受试者作心电图以及肝、胆、脾、肾B超检查,对难以确诊的作彩超、CT等相关检查。④判断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者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者;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2周内服用降糖药者;总胆固醇≥6.5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三酰甘油≥1.71mol/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HDL-C≤1.04mol/L为低HDL-C血症。对脑梗死、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依据WHO标准,参

6、照病史及体检资料确诊。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受试者的体重情况以及人体质量指数;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指标;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分析。统计学分析: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结果2.1受试人群的超重、肥胖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受试人群超重率52.4%,肥胖率18.5%,其中男性超重率62.6%,肥胖率21.8%,女性超重率40.5%,肥胖率13.6%,男女超重率比较(P<0.01),肥胖率比较

7、(P<0.05),男女超重肥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BMI的个体差异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见表I)。O表1个体BMI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x-±s)注:*P<0.05,**PP<0.012.3BMI的个体差异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见表)2。表2个体BMI的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n/%)O注:BMI<23.9的受检者心血管病发病率非常显著地低于超重及肥胖BMI(24.0-27.9)和BMI≥28(P<0.01)3讨论反映超重与肥胖程度常用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odyMassI

8、ndex,BMI),BMI为体lX(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