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成绩处理与多元评量

国中成绩处理与多元评量

ID:27556071

大小:339.01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2-01

国中成绩处理与多元评量_第1页
国中成绩处理与多元评量_第2页
国中成绩处理与多元评量_第3页
国中成绩处理与多元评量_第4页
国中成绩处理与多元评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中成绩处理与多元评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國中成績處理與多元評量一、前言二、成績處理實務三、多元評量理論與實務四、結論報告人:梁滿修成績處理模式一、資訊公司二、註冊組長系統管理三、教師輸入一、紙本模式二、磁片模式三、網路模式作業系統研發〈資訊公司設計、管理、維護、開發〉↓高雄市資訊中心〈行政、研習、管理、解難〉↓分區策略聯盟〈分四區進行〉↓執祕或註冊組長〈校內研習、推廣、解難〉↓全體教師及職員〈各有帳號、密碼〉成績輸入模式:(一)隨時輸入(進入校務行政電腦化系統,鍵入帳號、密碼)(二)定期評量後輸入成績(包括平時評量)成績輸入方式一、透過網路進入校務管理的成績處理系統。二、導師輸入日常生活表現評量。三、學習領域教師輸入定期

2、評量及平時評量成績。四、學期結束輸入學習領域及文字描述部分。傳統評量的缺失一、少顧及教學目標,忽略技能和情意評量。二、無法反應學生應具備實際生活能力。三、壓制學生個性發展及創造性。四、注重紙筆測驗,忽略其他評量方式,致使學生紙筆測驗能力佳,實作方面能力差。五、以總結性評量為主,重視段考或單元測驗。六、形成性評量則大多採坊間紙筆測驗,甚少自行編製。七、少涉及診斷性評量與安置性評量。八、強調低層次的記憶評量,忽略較高層次思考的評量,致使學生只會背誦不會思考。九、注重反覆計算能力的養成,忽略靈活及生活應用能力。十、家長對子女分數斤斤計較,卻忽略人格發展。十一、質疑不考紙筆測驗,教師會不用

3、心。十二、質疑非紙筆測驗的公平性及客觀性。現代多元評量的省思一、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教材為媒體。〈誤以為知識等於學問的全部〉二、現代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材為客體,教師為媒體。兼顧認知(知識層次)、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能力層次〉三、完整教學評量應包含認知、技能、情意三層次。核心理論-何謂教學評量?依據簡茂發教授的分析,是指運用科學方法和技術,搜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及其成就的正確資料,再根據教學目標,就學生學習表現的情形,予以分析、研究和評斷的一系列工作,在整個教學歷程中,評量是承接轉合的關鍵部分。評量是教學歷程的一部份教學目標起點行為教學活動教學評鑑〈安置性〉〈

4、形成性〉〈總結性〉↑-------------↑------------↑------------↑(回饋作用)評量結果可分析教學得失及診斷學習困難,作為補救教學及個別輔導依據。評量是檢視教學是否達成目標的歷程。為何要多元?七大學習領域教學目標具多元性,十大基本能力所著重目標有別,各學習領域能力指標的方向不同,採用同一種紙筆測驗,難以達成教學目標。唯有各種不同的評量方式,才能全面了解學生是否達成學習目標。Gardner在1983年著作《心智的架構》中提到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類至少八種智力。包括:語文、音樂/韻律、邏輯/數理、視覺/空間、肢體/運作、人際、內省、自然等。多元評量的理論

5、依據九年一貫課程與成績多元評量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之應依各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兼顧認知、技能、情意等層面。並顧及學生努力的程度、進步的情形及各領域學習結果之分析。(教育部評量準則)是驗証和檢核教學目標與學習成果。是診斷與補救教學之依據。十大基本能力人與自己:強調個體身心的發展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欣賞表現與創新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人與社會環境:強調社會與文化的結合表達溝通與分享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規劃組織與實踐人與自然環境:強調自然與環境運用科技與資訊主動探索與研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指標的功能編輯教材的依據。確立教學目標與內容。教學方法的參考。實施教學評量的準則。基

6、本學力測驗的基準。能力指標的位階抽象具體課程綱要學習領域學習階段學校本位班級本位绑鬆十大課程目標領域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學年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多元平評量的目的(一)對教師、行政而言1、了解學生認知發展的情形。2、分析教材與教法的適切性。3、確認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4、發展下一階段教學的內容。5、研擬補救教學的方法。6、對行政人員提供有效訊息。(二)對學生、家長而言1、了解自己已經會的是什麼。2、分析學習困難的問題所在。3、探索改進學習表現的方法。4、規劃個人生涯發展的方向。多元評量的十項原則〈鄧運林〉一、評量要根據教學目標。二、評量要兼顧認知、情意、技能領域。三、評量是持續不斷的

7、過程。四、評量應適應學生個別差異。五、評量應兼顧過程與結果。六、評量應在各種不同情境中實施。七、評量應運用各種方法。八、評量是師生合作的過程。九、應提供學生自我評量及同儕評量。十、評量應與教學密切結合。實務部分-評量時間「安置性評量」:瞭解學生起點行為〈學前測驗〉「診斷性評量」「形成性評量」:如小考〈教學中測驗〉「總結性評量」:如期末考、期中考〈學期末、中測驗〉Test-basedassessment「測驗式評量」(靜態評量)Task-basedassessme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