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方法论》ppt课件

《训诂方法论》ppt课件

ID:27393355

大小:1.34 MB

页数:119页

时间:2018-12-01

《训诂方法论》ppt课件_第1页
《训诂方法论》ppt课件_第2页
《训诂方法论》ppt课件_第3页
《训诂方法论》ppt课件_第4页
《训诂方法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训诂方法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训诂方法论第二节声训一、什么是声训?声训,也叫“音训”,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推求事物命名的由来,即所谓“以同声相谐推求称名辨物之意。”训诂学二、声训的语音关系1.可以取同音字来解释字义。○《礼记·哀公问》:“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矣。”○《孟子》:“征之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释名》:“景,竟也,所照处有竟限也。”○《释名》:“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释名》:“土,吐也,吐生万物也。”○《释名》:“晷,规也,如规画也。”月晷星晷2。同字为训。○《易·序卦》:“蒙者,蒙也,物之穉zhi者。”○《孟子》:“徹者,徹也。”

2、○《礼记·哀公问》:“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3.音近为训。(1)双声为训。○《说文》:“恺,康也”;○《说文》:“星,散也,列位布散也。”○《说文》:“火,化也,消化物也。”○《说文》:“木,冒也,华叶自覆冒也。”○《说文》:“偏,颇也。”(2)叠韵为训。○《说文》:“侨,高也。”○《说文》:“八,别也。”○《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森森然也。”○《释名》:“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释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3)音转相近。○《释名》:“船,循也,循水而行也。”○《释名》:“癣,徙也,浸淫移徙处日广

3、也。故青徐谓癣为徙也。”○《释名》:“鼓,郭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辔,拂也,牵引拂戾以制马也。”三、声训的发展阶段(一)早期声训——先秦至汉代特点:政治性强、随意性强、主观性强。代表书籍:○董仲舒《春秋繁露》○班固《白虎通》○《尔雅》、《说文》等辞书。○《释名》例如:○《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坎,陷也;离,丽也;兑,说也。”○《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郑笺》:“仪,宜也。”○《荀子》:“君,群也。”○《论语》:“政者,正也。”1。《说文》中的声训《说文》字从何声,即从其义者,

4、实居多数。——黄侃黄侃,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向刘师培学习,尽通春秋左氏学的家法。1935年10月8日殁于南京,年仅49岁。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

5、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他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和《广韵》两书为基础,他重视系统和条理,强调从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说文》声训举例:○天,颠也;○日,实也;○月,阙也;○祈,求福也;○祺,吉也;○香,芳也;○葩,华也。以上为音近为训。○古,故也;○羊,祥也;○祰,告祭也;○祫xia,大合祭先祖亲疏远近也;○娶,取妇也;○帐,张也;○祡,烧柴焚燎以祭天神。以上为同音为训例。《说文》声训在材料上的表现形式。A亦声部首。《说文》有35个“亦声部首”,属字为338个,以部首作为亦声的

6、亦声字有40个。如:丩部收入兩字。:纠、(茻+丩),朻未收。句部收入拘、鈎、笱gou,但未收駒、狗、枸、佝B亦声字。体例一般是在注解字形时注明亦声,多为“从A从B,B亦声”的格式,如“琀”、“政”“伍”、“佼”字,如“溢”、“诂”。C“读若”。《说文》的“读若”字与被“读若”字,并非只有音同关系,而是还有意义关系。如:(月+夬),读若決水之決。(木+軍),讀若浑天之浑。D重文声符互换。《说文》收集了1163个重文,有许多是重文和正篆都是形声字只是声符互换而已。E形声字与声符字互训,同声符字互训,嗻,遮也;荫,草阴也;兑,说也。F此外,《说文》还采用了说解中

7、揭示声符所表示的词义特点,旁见说解等方式探讨“声符表义”的问题。2.《释名》中的声训刘熙(生卒年不详),或称刘熹,字成国,北海(今山东昌乐)人,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官至南安太守,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生当汉末桓、灵之世,献帝建安中曾避地交州。著有《释名》和《孟子注》。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有物以来,迄于近代,或典礼所制,或出自民庶,名号雅俗,各方多殊。圣人于时,就而弗改,以成其器,著于以往。哲夫巧士,以为之名,故兴于其用,而不易其旧,所以崇简易省事功也。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

8、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至于事类,未能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