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内容》PPT课件

《训诂的内容》PPT课件

ID:41303155

大小:729.56 KB

页数:122页

时间:2019-08-21

《训诂的内容》PPT课件_第1页
《训诂的内容》PPT课件_第2页
《训诂的内容》PPT课件_第3页
《训诂的内容》PPT课件_第4页
《训诂的内容》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训诂的内容》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训诂的内容体式目录第一节解释词义一、解释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二、解释古语三、解释方言第二节解释文意一、串讲大义二、分析句读三、分析语法四、说明修辞五、说明章旨六、考证名物典章制度第三节注音、校勘一、注音二、校勘第四节训诂的体式本章思考与练习第一节解释词义一、解释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左·僖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面如生。”杜注:“元,首。”《·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尚书·大禹谟》:“汝终陟元后。”孔传:“元,大也。大君,天子。”二、解释古语《世说新语·方正12》:“(杜)预少贱,好豪侠,不为物所许。”《世说·赏誉》:“悠悠

2、之论,颇有异同。”行:《中华大字典》:“不坚牢也。(《唐书·韩䛷传》,器不行窳。(音义)不牢曰行。(按:今引申之,谓凡不可者曰不行。)”《方言》卷二:“揄铺,廨奘、帗缕、叶嫻,毳也。”郭注:“皆器物之行敝也。”《经义述闻》卷八:“《九章算术·盈不足篇》‘醇酒一斗,钱五十;行酒一斗,钱一十。’,行酒谓薄酒也。《潜夫论·浮侈篇》曰‘以破为完,以牢为行。’《唐律·杂律》曰‘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杖六十。’注曰:‘不牢谓之行,不真谓之滥。’滥即《方言》之廨,今京师人谓货物这牢曰行货,高邮人言之,则下庚反,皆古之遗语也。”三、解释

3、方言《说文·言部》:“信,诚也。”“訦,燕代东齐谓信訦。”《方言》卷一:“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谓之晓,齐宋之间谓之哲。”《尔雅·释诂》:“瘵、瘼,病也。”郭注:“今江东呼病曰瘵,东齐曰瘼。”《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注:“《方言》儇,慧也。”第二节解释文意一、串讲大义《诗·邶风·绿衣》:“心之忧矣,曷维斯已。”毛传:“忧虽欲自止,何时能止也?”《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宴子之功,可复许乎?”赵歧《章句》:“夫子,谓孟子;许犹兴也。如夫子得当仕路于齐,而可以行道,

4、管夷吾宴婴之功可复兴乎。”二、分析句读《礼记·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郑注:“孔子之父郰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徵在,野合而生孔子。徵在耻焉,不告。”清孙遂人《檀弓论文》认为“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为一句。《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易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三、分析语法(P35--50)《诗·周颂·清庙》:“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毛传:“于,叹辞也。”《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毛传:“中

5、谷,谷中也。”孔颖达《正义》:“倒其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类此。”《诗·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孔颖达《正义》:“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之人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当然,古人对语法的认识还不深入精细,只停留在一个对虚词、语序的层面上。四、说明修辞:说明修辞,是训诂的重要内容。《诗·小雅·鹤鸣》:“鹤鸣九皋,声闻于野。”毛传:兴也,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赵歧注:“以铁为犁,用之耕否耶?”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赵歧云‘以铁为犁,用之耕否耶?’是铁谓犁也。不言犁

6、而言铁者,以犁为铁制也。”五、说明章旨:这一类除章句式的训诂外,并不多见。《孟子·梁惠王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赵歧《孟子章句》:“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送死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义,责己衿穷,则斯民集矣。”《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枊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郑笺:“上三章言戍役,次二章言将率之行,故此章重序其往返之时,极言其苦以说之。”六、考证名物典章制度《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毛传:“卷耳,苓耳也。”《左·僖五年》:“公孙兹如牟,娶焉。”杜预注:

7、“叔孙载伯娶于牟,卿非君命不越竟,故奉公命聘于牟,因自为逆。”孔颖达《正义》:“牟是附庸之国,唯桓十五年,邾人、牟人、葛人来朝,自尔以来更不朝聘于鲁,鲁不应使卿聘此汪国,当是叔孙聘妻已定,但卿非君命不得越竟,故咨公请使,奉君命以聘,因自为逆妇,故《传》称“娶焉”,明其因娶而聘。”第三节注音、校勘一、注音:注解古书,注音、释义是两大内容。古人注音早期采用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后来普遍采用反切法。例如:《吕氏春秋·慎行》:“崔杼之子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高诱注:“旄,读近绸缪之

8、缪,急气言乃得之。”《说文·人部》:“倓,读若谈。”《说文·艸部》:“莠,读若酉。”以上方法皆有很大局限性,所以当反切发明后很快就被训诂家们普遍采用。举个典型例子:《礼记·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