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234484
大小:6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26例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26例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陈志岗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3【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及中药外敷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9例周围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6例(针灸配合推拿中药外敷),对照1组27例(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对照2组26例(针灸)。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o结论:针灸配合推拿中药外敷治愈率达到96%,可以显著缩短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病程,减少后遗症,减轻病人痛苦,有较好疗效。【关键词】针灸;推拿:中药外敷;周围性面瘫【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1-0095-01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祌经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木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木病大部分可以症愈,早期治疗则是关键,治疗正确能防止病情传变,使病及早症愈。如果早期治疗不当,则会导致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笔者经过长期观察,针灸配合推拿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
3、79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均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1],发病时间均不超过一周。按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26例,男性13例,女性13例;对照1组27例,男13例,女性14例;对照2组26例,男性11例,女性15例。上述病例年龄区间为14〜68岁,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与结果2.1治疗组针刺取穴参考王启才[2]《针灸治疗学》所选取穴位:四白、颧髎、地仓、颊车、下关、合谷、翳风、太冲、阳白、牵正,随证配伍。操作:患者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急性期面部浅刺,手法不宜过重。推拿以按、揉手法为主,作用于患侧面部,穴位同前,吋间为20
4、分钟。按摩完后给予中药膏外敷患侧面部及耳廓后,用红外线灯照射15分钟,约4小吋后用温水洗净,注意观察病人局部有无红、痒、疼痛、水泡,如发现不适立即停止中药外敷。2.2对照1组仅用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针刺取穴及推拿手法同治疗组一样。2.3对照2组仅用针灸治疗,针刺取穴同治疗组一样。上述治疗病例均为10天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注意面部保暖,避风寒,指导病人用温水洗脸漱UI,用热毛巾在患者面部热敷,每次约15〜20分钟,每天两次,忌食油腻、生冷、辛辣、发物,戒烟酒,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2.4治疗结果3讨论面瘫是以口眼面-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U眼歪斜”。中医学认
5、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人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U眼歪斜。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因骨性的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当局部受风寒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其早期的病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中医认为本病患者多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侵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而中药组外敷(红参、何首乌、蕲蛇、麝香、
6、制草乌、天麻、防风、全蝎、乳香、僵蚕为末,以白洒调成药膏)有祛风、舒筋、活络、除湿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口眼歪斜、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中风瘫痪、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故配合针灸、推拿更能起到祛风、通络、舒经活络的作用。针灸疗法是治疗面瘫首选而效佳的方法,但是病人仍然感觉冇疼痛不适的症状,所以配合按摩和中药外敷,病人不但能冇效的解决面瘫的症状,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减少疼痛,更容易配合积极治疗。通过对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与仅通过针灸配合推拿和仅通过针灸治疗对比分析,发现仅通过针灸治疗的病人的愈显率只冇69%,仅通过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病人愈显率达到74%,然而通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病人愈显
7、率达到96%。通过中药外敷面瘫部位,苏0的是搜剔窜经脉之风邪、痰浊,与针刺、指激按摩结合,既能扶正,又能驱邪,正气旺,邪气消,标本兼治[3]。这说明通过对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可以显著缩短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病程,减少后遗症,减轻病人痛苦,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王维治.神经病学(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