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word版下载

逆反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word版下载

ID:27155423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逆反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word版下载_第1页
逆反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word版下载_第2页
逆反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word版下载_第3页
逆反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word版下载_第4页
逆反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word版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逆反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逆反心理心理学论文范文:试议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行为纠正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逆反心理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行为上的违拗、态度上的抵触、情感上的冷漠三个方面。初屮生出现逆反心理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但如何科学正确地分析、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则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为了能找到比较科学合理的引导策略,通过对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十几年来从事中学教育的经验,初步得出了结论。关键词:逆反心理;案例;成因;策略一、典型案例案例h蔡老师任八年级某班班主任。蔡老师的教育思

2、想是:学生就应该劳动积极,公而忘私,思想纯真,学习自觉,不应该计较小小的得失。而学生却不这样认为。在一次学校全面大扫除中,这个班分的劳动任务比别的班重了一些,蔡老师在劳动开始前还动员了一番:“多干一点是我们的光荣,我们要坚决完成任务。”但一些调皮的男生一副反对的表情。他们认为蔡老师老实或是在领导面前表现,使自己多干活。在老师的要求下,活虽然是干开了,但牢骚满腹。在打扫地面时把灰故意扬得老高,有的故意把垃圾废物撒向其他冋学,造成矛盾,还有的拿卫生工具撒气。案例2:叶翔(化名),男,九年级学生。rti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由爷爷奶奶照顾,从小学开始就成

3、了真正的留守儿童。爷爷管教比较严历,奶奶却又比较溺爱,再加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逆反心理特别强。在小学阶段,由于害怕爷爷的斥责和打骂,还能勉强按家长的意思去做,到了初中,家长不让上网他千方百计找理巾上网,家长让他按时回家他偏不按时回家,学习成绩下落非常厉害,爷孙关系极不和睦,家长非常头疼,感觉无能为力。二、案例分析1.在案例1中,对“蔡老师班中部分男生的逆反心理”分析(1)初中生已经从现实世间中耳闻目睹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打小报告”“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为“傻瓜”等。这些错误的舆论氛

4、围使现在的学生变得难管理、不好管理。学生把多干一点活认为是蔡老师老实或是在领导面前表现就很正常了。但是如果蔡老师能在平吋采取形式多样的喜闻乐见的心理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早己理解并接受了蔡老师的思想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逆反心理。(2)如果蔡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逆反心理的存在,看到学生的发池式行为加以指责或惩罚,那么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或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3)蔡老师忽略了初巾生已经是“小大人”的心理特征。如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符合这一年龄特征的策略,教育效果一定会人相径庭。1.案例2的分析“爷爷管教比较严厉,有时斥责和打骂,奶奶却又比较溺爱,再加上长期得不到

5、父母的关爱。”是造成叶翔逆反心理的主要理由。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转变不恰当的观念和教育策略,共同协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教育效果会大为改观。三、成因归纳从以上2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屮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主观的理由,也有客观的理由。1.主观因素(1)自己的心理水平不高,自我要求不严。中学生巾于生理的发育较快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同时,他们心理上又想长成大人,这样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但是自己乂不能很好地驾驭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遇到理巾和困难又

6、不认真地分析,因此容易产生逆反心理。(2)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他们认知的事物和现实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2.客观因素(1)错误的舆论氛围。(2)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的影响。P4、倡议或策略1.积极预防和干预的效果分析根据对部分案例逆反心理成因的分析,针对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本研究配合学校政教处组织学校教师进行了学生逆反心理的预防研讨,并在各班进行了逆反心理的预防教育。同吋,对已经产生逆反心理的个别学生进行重点疏导,同时作好疏导观察记录。结果显示:积极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具有一定的效果。案例1屮,为了消除学生的逆反

7、心理,班主任老师多次开展了以“奉献”为主题的班会,并通过大量的事实教学资料,让学生明白了互帮互助的作用。后来学生的逆反心理逐渐消除,班集体的凝聚力显著增强。案例2中,针对叶翔同学的情况,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转变不恰当的观念和教育策略,共同协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教育效果会大为改观。2.倡议(1)主观上的努力。(2)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3)帮助学生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帮助。教育学生明白,家长、教师的有些做法可能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正确的。1.客观保障(1)强化素质

8、教育,逐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