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98644
大小:777.00 KB
页数:103页
时间:2018-11-30
《2017高考18个文言虚词复习课件-(共103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复习考点解读1、《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①“常见虚词”共18个。②“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表现为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2、考查方式:选择题为主,比较异同;翻译题为辅。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虚词用法。而何 乎乃其且若所 为焉 也以因于则 者 与之110234567891112131415161718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按常出现在文言句子的位置分句首:句中:句尾:帮助文言文断句何、其、且、若、焉而、乃、所、为、以、因、于、则、
2、者、之焉、也、乎而:(一)作连词,表示某种关系1、并列关系2、递进关系3、顺承关系4、修饰关系5、因果关系6、假设关系7、目的关系8、转折关系(二)作代词,译作“你”“你的”(三)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图穷而匕见2、温故而知新3、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9、既而儿醒,大啼1连词,表承接“来”“就”;2连词,表并列“和”“并且”;3连词,表转折“却”;4、连词,表递进“而且”;5、
3、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6、连词,表假设“如果”;7、连词,表因果“因而”;8、代词,通“尔”,“你”“你的”;9、时间副词词尾,助词。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C①⑥转折连词②④修饰连词③⑦顺承连词⑤⑧递进连词三、判断“而”在文段
4、中的意义。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1、()2、()3、()4、()5、()6、()7、()8、()1、连词,并列关系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连词,递进关系5、连词,修饰关系6、连词,承接关系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何(
5、一)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二)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很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三)奈何:怎么(四)何如:怎么样[何]一、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答案:D(A怎么B什么,宾语C什么,定语D为什么E多么)二、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
6、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1、()2、()3、()4、()5、()6、()7、()8、()参考答案:1、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2、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疑问代词,可译什么5、副词,可译为多么6、疑问代词,可译什么7、可译为凭什么8、可译为怎么样乎(一)介词,同“于”(二)句末语气助词(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地”【乎】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7、其皆出于此乎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比②助词,表疑问语气③助词,表揣测语气④词尾)二、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1、()2、()3、()4、()5、()6、()1、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2、相当于“
8、于”3、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