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

ID:59456374

大小:30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9-16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_第1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_第2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_第3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_第4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虚词复习七、所1.所+动词表……的人(事、物、地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臣所过屠者朱亥此陵宿夕所不忘也《苏武传》2.为+所表被动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为婢仆所惑3.所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的原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的原因(表原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凭借(表手段和目的)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缘故(表原因)4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处所,地方,名词)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见《导学大课堂》八、者(一)助词。 

2、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两种情况)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3、。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完成《金太阳》8—11题九、乃(一)用作副

4、词。 1.表承接.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④今君乃亡赵走燕。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

5、“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道士,乃人也。《柳毅传》(见《金太阳》)十、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6、)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寒暑易节焉,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作词尾,相当

7、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见<金太阳>十一、若(一)动词1、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促织》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像,似2、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二)用作代词。1.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③更若役,复若赋……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

8、也(三)用作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十二、也(一)句末语气词,⑴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①至激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报任安书》(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啊)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⑷用在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