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pparγ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ID:2669034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8

pparγ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1页
pparγ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2页
pparγ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3页
pparγ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pparγ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PARγ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作者:刘兵王文斌王安峰吕海涛刘明【摘要】目的观察PPARγmRNA和蛋白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RNA和蛋白在30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肝外胆管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PARγmRNA表达分别为0.47±0.06和0.24±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组和高中分化组PPARγmRNA表达分别为0.3±0.19和0.17±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和Ⅰ期肝外胆管癌组织PP

2、ARγmRNA表达分别为0.63±0.35和0.63±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A和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组织30例(腺癌26例,其中高中分化15例,低分化11例;黏液腺癌4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7~74(平均57.2)岁。术前均未作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Ⅰ期11例,Ⅱ、Ⅲ期19例。淋巴结转移7例,无淋巴结转移23例。所有患者均取新鲜癌组织标本,取材后迅速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2RTP

3、CR检测PPARγmRNA表达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肝外胆管癌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PCR反应:PPARγ引物序列为正义:5′GCAGTGGGGATGTCTCATAATGC3′,反义:5′CAGGGGGGTGATGTGTTTGAAC3′,产物长度为328bp。GAPDH引物序列为:正义:5′GGAAGGTGAAGGTCGGAGT3′,反义:5′CCTGGAAGATGGTGATGGG3′,产物长度为231bp。反应条件:94℃变性5min,94℃50s,54℃30s,72℃30s,35次循环后72℃延伸10min。PCR产物于1.5%琼脂糖凝胶中电泳,90V,4

4、0min,紫外分析仪中观察并照相,凝胶分析软件定量。采用凝胶分析软件(BIO1D)分析各条带平均灰度值,以PPARγ与内参照基因GAPDH的灰度比值表示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  1.3RNA表达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肝外胆管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PPARγ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7±0.06和0.24±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1)。低分化组和高中分化组中PPARγmRNA表达分别为0.3±0.19和0.17±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2)。Ⅱ、Ⅲ期和Ⅰ期癌组织PPARγmRNA

5、表达分别为0.63±0.35和0.63±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3)。  2.2PPARγ蛋白表达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肝外胆管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中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0±0.44和0.9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4)。低分化组和高中分化组中PPARγ蛋白表达分别为0.87±0.23和0.96±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5)。Ⅱ、Ⅲ期和Ⅰ期癌组织PPARγ蛋白表达分别为2.45±0.54和1.95±0.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图6)。  3讨论  肝外胆管癌属于少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足2%,但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多趋势。虽然手术切除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国内近10年的手术切除率仅18%,一般为10%~20%,大多数经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仍死于肿瘤的局部复发〔2〕。在胆管癌的治疗中,放疗及化疗的作用还不肯定。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已认识到细胞癌变是基因的异常激活或失活所致,肿瘤的基因治疗成为研究热点。  PPARγ作为核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可通过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分化、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和降低肿瘤侵袭能力等不同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由于人类癌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7、在不同的肿瘤中,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证实在肝细胞癌、胃癌、结肠癌以及胰腺癌等肿瘤中,诱导细胞停滞在G0/G1期〔3~6〕。而在胆管细胞癌细胞系SG231、CCLP1和HuCCT1的研究中,国外学者Han等〔7〕发现15dPGJ2(PPARγ的配体)和TGZ在3个细胞系中诱导生长抑制、G2/M阻滞;研究显示吡格列酮作为PPARγ的高亲和力配体可能通过激活PPARγ导致细胞周期进程出现G2/M期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