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代维吾尔语说唱文学《 弥勒会见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维吾尔语说唱文学《弥勒会见记》*此文是在我和德国波恩大学比较宗教学研究所已故所长H.-J.Klimkeit教授合著的德文《弥勒会见记》(前五品)(1988)一书前言的基础上补充改写而成。德文原书题作“DasZusammentreffenmitMaitreya”,TeilI,II,1988,Wiesbaden.耿世民《弥勒会见记》(古代维吾尔语/回鹘语名字为MaitrisimitNomBitig)。《弥勒会见记》是现存篇幅比较长的回鹘佛教文献之一,能与其相比的只有《金光明经》、《玄奘传》等少数几种文献,它对研究古代维吾尔语言、文学、文化和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早在上世纪初德国考古队在土鲁番地区已发现此书的残卷。1959年在哈密发现了此书新的写本残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德国本(虽然仍不是完本),它大大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弄清楚该书的结构和内容。《会见记》内容为关于佛教未来佛弥勒(回鹘文作Maitri,梵文为Maitreya)的事迹。早在1919年德国学者劳依曼E.Leumann就研究刊布了古代新疆和田塞语的同名本子E.Leumann,Maitreya-samiti,dasZukunftsidealderBuddhisten(弥勒会见记——佛教徒们的未来理想),Strassburg,1919.同作者后又重新研究了该书,题作D
3、asnordarische(sakische)LehrgedichtdesBuddhismus(佛教北亚利安[塞]语教义诗),Leipzig,1933-1936.。之后(1968)汉堡大学R.E.Emmerick又再次研究了该写本,出版了题作TheBookofZambasta(赞巴斯塔之书)的专著(其中第22章专门讲述弥勒的事迹)。在他们的书中都谈到有关弥勒的其它佛教文献。这里首先是保存在《大譬喻经Divyāvadāna》中关于弥勒的譬喻故事。它不仅谈到弥勒的未来,而且讲到他的过去和妙声(Pranāda)王宝柱被毁之事(此柱虽在《会见记》中提到,但故事未展开)。
4、其次引证了南传佛教巴利文的《长部Dīgha-Nikāya》第二十六章。那里说当弥勒出世时,人寿将增为八万岁,商佉(Śankha)王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这一点也见于《会见记》。劳氏引证的第三个文献是Anāgatava/sa(《未来序》)。此外他尚讲到关于弥勒的五个汉文本子。据本书《会见记》,早在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弥勒已诞生,并被佛指定为继承人。根据藏文大藏经,弥勒被指定为未来继承人是发生在兜率(Tu2ita)天此点为藏族学者白马茨仁格西见告。,而回鹘文《会见记》则强调是在人间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特别强调成佛必须在人间,甚至连天上的神仙如要成道,也必须先下生人间,然后
5、才能成道。。佛教中关于未来佛弥勒的传说,似应来自伊朗(特别是摩尼教)的影响,具体说他可能和古代伊朗关于救世主(SaoSyant)或摩尼教关于光明使者重返世上的观念有关。《会见记》与称作《弥勒授记》(Maitreya-Vyākaraza)的文献有关。关于这点印度学者P.C.Majumder在其刊布的《圣弥勒授记》(Ārya-Maitreya-Vyākaraza)吉勒吉特残卷中已提到P.C.Majumder,in:NalinakshaDutt(ed.),GilgitManuscripts.Vol.IV.Calcutta,1959,p.xxixff.。但本书中描述的一
6、些情节又不见于我们所熟知的汉文、梵文、藏文本中,这使它具有特殊的性质和意义。另外在一些人名方面也不同,如:《圣弥勒授记》中弥勒父亲名叫妙梵(Subrahman),母亲名叫梵摩波提(Brahmāvatī)。但在本书中,弥勒父亲名叫梵寿(Brahmāyu),母亲名则同上。关于弥勒降生的情节与佛传中的描写基本一样。总之,回鹘文《会见记》在迄今所知有关弥勒的文献中占有特殊地位。至于它与其它弥勒文献的具体关系,这要等彻底研究所有有关弥勒的文献(包括本书)后,才能下结论。从宗教史的角度研究有关弥勒的文献表明,它曾受到伊朗古代思想的强烈影响。后者对佛教关于未来希望之神的产生发
7、生了明显的作用可参看下面四人的论著:E.Abegg,DerMessiasglaubeinIndienundIran(印度和伊朗关于救世主的信仰).1928.同作者,DerBuddhaMaitreya(弥勒佛).1946.S.Levi,„Maitreyaleconsolateur“(安慰者弥勒),in:Etudesd’OrientalismeII,1932,pp.355-402.W.Baruch,“ Maitreyad’apreslessourcesdeSerinde “(西域出土文献中的弥勒),in:Revuedel’HistoiredesReligionsCX
8、XXII(194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