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626373
大小:485.0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8
《《急性肠梗阻》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急性肠梗阻 一、病因与分类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称为肠梗阻。 1.按基本原因分为三类 (1)机械性肠梗阻 最常见 因器质性原因引起肠腔狭小而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如: 1)肠腔堵塞:如粪块、大胆石、异物等。 2)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扭转、嵌顿疝、肠套叠或受肠外肿瘤压迫等。 3)肠壁病变:如肿瘤、先天性肠道闭锁、炎性狭窄等。 (2)动力性肠梗阻 因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孪,以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分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 动力性肠梗阻的分类 (3)
2、血运性肠梗阻 较少见。 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壁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导致肠绞窄坏死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2.按肠壁血循环情况分为两类 (1)单纯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存在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3.按梗阻部位分两种 (1)高位梗阻:梗阻发生在空肠上段。 (2)低位梗阻:梗阻发生在回肠末端和结肠。 4.按梗阻程度分二类 (1)完全性肠梗阻:肠腔完全不通。 (2)不完全性肠梗阻:仅肠腔部分不通。 5.按发展过程快慢分为 (1)急性肠梗阻(多见)。 (2)慢性肠梗阻(多为低位结肠梗阻
3、)。 6.闭袢性肠梗阻 指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者,最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 如肠扭转、结肠肿瘤等 注意! ·各类肠梗阻是在不断变化,可相互转变的。 ·如:单纯性可转化为绞窄性,不完全性可转为完全性梗阻。 二、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1.各类肠梗阻病理变化不完全一致,轻重各异 主要有肠膨胀,梗阻部位越低,肠膨胀越明显。 严重时肠绞窄坏死、穿孔。 急性单纯性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 1.梗阻部位以上:肠蠕动增强,液体、气体积聚,肠管扩张、膨胀,可使管壁血运发生障碍,有血性渗出物。 2.梗阻部位:绞窄、穿孔,并形成急性腹膜炎。 3.梗阻部位以下:肠管空虚、瘪陷或
4、仅存少量粪便。 真正理解:从暗红—出血点—紫黑的过程 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时,肠管迅速膨胀,肠壁变薄,肠腔压力不断升高,使肠壁发生血运障碍 ·如何记忆? 就像在手指头中间系上一根线一样! 麻痹性肠梗阻:全肠管扩张。 慢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梗阻,肠壁可代偿性肥厚。腹部视诊:扩大的肠型和肠蠕动波。 急性是变薄,为什么慢性变厚了呢? 答:慢性梗阻发生后,梗阻部位上方肠蠕动长期增强,肠壁代偿性肥厚。 2.全身病理生理变化 ①体液丢失 ②感染和中毒 ③休克 ④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1)体液、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紊乱: 正常人消化道每日有8000ml分泌液,绝大部
5、分被再吸收,仅100~200ml随粪便排出。肠梗阻后: ①因不能进食,呕吐,液体及电解质大量丢失,高位肠梗阻为甚; ②低位梗阻时,肠液不能被吸收而潴留肠腔内,等于丢失; ③肠管过度膨胀,肠壁水肿,使血浆向肠壁、肠腔、腹腔渗出; ④如肠绞窄存在丢失更大量血液。 上述均导致不同程度血容量减少、浓缩、酸碱平衡失调 表现为脱水、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或低氯低钾性碱中毒等。 重要:梗阻部位不同,电解质紊乱不同 (2)感染和中毒: 梗阻以上的肠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产生多种强烈的毒素 肠壁血运障碍时,细菌和毒素从肠内移位至腹腔,引起严重腹膜炎和感染、中毒等全身中毒症状。 流水
6、不腐,户枢不蠹 (3)休克: 体液丢失、电解质丢失、酸碱平衡紊乱、感染、中毒可引起休克。 肠绞窄、坏死、穿孔和感染时,可致肾衰竭、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4)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腹胀使腹压增高,导致 ①膈肌上升,腹式呼吸减弱,影响肺内气体交换,影响呼吸功能 ②妨碍下腔静脉回流,致循环障碍。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痛、吐、胀、闭为共同的表现。 (1)腹痛: 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伴有肠鸣、腹部“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 腹痛间歇期缩短或剧烈持续性腹痛提示绞窄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为:胀痛。 (2)呕吐: 早期呕吐为反射性,吐出物为食
7、物或胃液,进食即吐。呕吐频率与吐出物性质随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同。 ①梗阻部位愈高,呕吐出现愈早、愈频,吐出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 ②低位梗阻时呕吐出现迟、次数少、吐出物可为粪性。结直肠梗阻很晚才出现呕吐。 ③肠管血运障碍吐出物呈棕褐色或血性。 ④麻痹性肠梗阻呈溢出性呕吐。 (3)腹胀: 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①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 ②低位及麻痹性肠梗阻:全腹性腹胀显著 ③结肠闭袢性肠梗阻:腹周膨胀显著。 (4)停止排便排气: ①完全性肠梗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