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ID:26527436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_第1页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_第2页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_第3页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_第4页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割方式对转移性骨肿瘤放射治疗的止痛效果。方法将42例骨转移癌患者72处病灶分为两组,常规分割组31例44处病灶40~50Gy/4~5周,5次/周,2Gy/次;大分割组11例28处病灶采用大分割快速照射,30~39Gy/2~3周,5次/周,3Gy/次,照射10~13次的不同分割方式进行止痛治疗。结果全组病例有效率(CR+PR)为91.7%;常规分割组完全缓解(CR)率72.7%,部分缓解(PR)率20.5%,总有效(CR+PR)率93.2%;大分割组CR率60.7%,PR率28.6%

2、,CR+PR率89.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骨转移癌进行局部止痛放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的两种分割方式之间无明显疗效差异。【关键词】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癌性疼痛Efficacyofradiotherapyetastatictumor【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icacyofradiationesforpainreliefinpatientsetastasis.MethodsAtotalof72lesionsin42casesetasta

3、sisedin31casesedin11casesesongthetesforpainrelief.ConclusionLocalradiotherapyisaneffectivepainreliefmeasurement,therees.【Keys;bonemetastasis;radiotherapy;painofcancer骨转移的病例占晚期病人的60%~84%〔1〕,骨转移癌放疗后,80%~90%的病人可以获得持久的止痛效果。本文分析42例骨转移患者,依症状和X线、ECT、MRI表现综合评价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

4、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6年1月间42例骨转移患者,男24例,女18例,年龄35~74岁。引起骨转移的原发肿瘤中,乳腺癌16例,肺癌13例,肝癌7例,前列腺癌4例,鼻咽癌2例,骨转移多以溶骨型破坏为主,转移部位:单处30例,多处12例,共72处病灶。以腰椎(24处),胸椎(18处),颈椎(13处),肋骨(9处)为多,其余依次为股骨(3处),肱骨(2处),肩胛骨(2处)及骶骨(1处),其中转移以椎体多见,占76%(55/72)。所有患者均经止痛药物治疗,效果差。1.2方法根据X线片、CT、MRI或ECT确定骨转移

5、部位,在模拟机下定位,所有病人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1组31例采用常规照射,40~50Gy/4~5周,5次/周,2Gy/次;2组11例采用大分割快速照射,30~9Gy/2~3周,3Gy/次,5次/周,照射10~13次。1.3疗效评定以放疗结束后1个月的单个转移病灶疼痛缓解程度为疗效评价指标。止痛效果评价标准〔2〕:(1)完全缓解(CR),治疗后完全无痛;(2)部分缓解(PR),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影响,能正常生活;(3)轻度缓解(MR),疼痛较治疗前减轻,但仍明显,睡眠受干扰;(4)无效(NR),与治疗前相比无

6、减轻。CR+PR为有效。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2结果4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大分割组CR率60.7%,PR率28.6%,总有效率89.3%;常规分割组CR率72.7%,PR率20.5%,总有效率93.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不同放疗组治疗效果个(略)3讨论骨转移造成的疼痛占癌性疼痛的首位,顽固性疼痛难缓解、患者抑郁不安、易怒、严重影响食欲和睡眠,从而进一步诱使疾病加重。骨转移疼痛的原因:骨转移使骨膜伸展,骨膜中存在痛觉纤维;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神经、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骨、关节及软组织均会释放致痛物

7、质,作用于疼痛感受器;骨转移瘤周围肌肉紧张而疼痛,椎体、肩、髋、骨盆负荷及运动部位的骨转移在体位改变时疼痛加剧;骨转移瘤可分泌前列腺类致痛物质,且数量颇多,不仅造成疼痛,且使破骨细胞活化,促进骨吸收,加剧骨破坏。骨转移一般为多发,少见单发,多为静脉性,脊柱转移多由椎旁静脉丛为主要转移途径。肺及乳癌转移则多为动脉性,但与肺静脉有关。骨转移部位多为红骨髓分布区域,成人多见脊柱、肋骨、骨盆、颅骨、股骨、肱骨近端,而肘、膝及末梢部位发生较少;小儿骨转移部位不限,骨内转移部位主要在骨髓,很少发生在骨膜及骨皮质。骨转移时骨受到破坏,多为肿

8、瘤压迫性破坏所致,与破骨细胞造成的骨吸收几乎无关,在X线片上及骨扫描检查中应予区别。骨中存在成骨细胞,骨转移时可出现以骨新生为主的病理改变。骨核素扫描对骨破坏很敏感,骨代谢,特别是骨新生5%左右时,就会有异常浓聚。相比之下,骨钙质变化30%~50%时才能在X线片上反映出来,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