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ID:26287611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_第1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_第2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_第3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_第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与血脂、血糖、血压、病程等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DR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均经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确定DR分期,本组患者临床前期45例,非增生期95例,增生期25例,检测所有患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期DRHDL、LDL、TCH、TG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各期的TG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正常值:0.56~1.70mmol/L)。同时以各指标正常值为标准判定血

2、脂各项指标的异常率,结果显示HDL、LDL、TG的异常率在DR不同时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DR各期间TCH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TG与TCH在DR不同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且随DR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有增加趋势。结论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是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脂、血糖、血压可延缓DR的发生和发展。【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所导致的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长,DR的发病人数也在不断扩大。DR已成为成人低视力及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DR导致的

3、致盲常常难以逆转,其发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资料表明,血脂异常与DR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而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代谢紊乱,本组资料回顾分析自2000—2009年在本院眼科和内科住院治疗的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经过眼科常规检查和临床相关因素: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检查,并分析与DR发生发展关系。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本院2000—2009年本院眼科和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DR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均经常规眼科检查

4、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确定DR分期,本组患者临床前期45例,非增生期95例,增生期25例。其中男94例,女71例;年龄34~80岁,平均(58.4±15.3)岁;平均病程(11.8±7.5)年。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即1999年l取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TCH、TG、HDL、LDL采用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上海玉兰生物试剂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1.4血脂的诊断及分级标准采用我国1997年“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的“血脂异常判断标准”。  1.5统计学处理在SPSS13.0软件上统计分析,所有各组检测

5、数据±s表示,两组之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DR各期一般状况比较165例DR患者中,临床前期45例,非增生期95例,增生期25例,各期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年龄分级各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其中60岁以上DR患者临床前期56.42%,非增生期占68.23%增生期占58.92%。  2.2DR各期血脂检测结果DR各期间比较,TCH、TG、HDL、LDL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但各期TG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正常值:0.56~1.70mmol/L)。根据各项指标正常值为标准判定血脂各项指

6、标的异常率(见表2),结果显示TG、HDL、LDL的异常率在DR各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各期之间TCH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DR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有增加趋势。表1DR各期血脂测定结果(±s,mmol/L)表2DR各期血脂各项指标异常率比较(%)  3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十分明了。据有关研究报道:DR的发病不是简单地由单一因素造成,主要由于糖代谢紊乱,造成视网膜微循环对新陈代谢、内分泌、血液学损害的反应,使视网膜组织缺氧及随后引起微循环结构损害的结果。一般认为是长期的高血糖造

7、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包括血管壁周细胞减少引起微动脉瘤形成和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液成分渗漏到组织间隙,形成视网膜出血和硬性渗出,血管基膜进行性增厚,导致视网膜缺血性改变,部分区域毛细血管网消失,这种缺血、缺氧性改变进一步激活一些促进血管增殖的因子,促使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DR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4]。  据文献研究报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30%~60%[1],其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而显著增加。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更为明显。近年来的多数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包括视网膜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