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ID:25977281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4

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_第1页
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_第2页
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_第3页
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_第4页
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sunshine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肖举萍摘要:我国保险行业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展开广阔前景,保险高职教育院校应认清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产学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经验,通过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合理建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切实抓好实训基地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这两个关键以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来服务于保险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保险行业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

2、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保险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人才需求巨大,高职院校应把握人才培养市场机会,提高为行业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探讨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这个课题显得很重要,希望本文能提供参考价值。一、我国保险行业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展开广阔前景我国保险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十六大以来保险业保持年均18.2%的增长速度,2007年我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同比增长25%,该年全国保费收入是

3、2002年的2.3倍;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是2002年的4.5倍;目前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比2002年增加6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我国保险市场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目前保险业管理人员7.6万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2.8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保险专业技术人员17万人;保险营销员201万人(2002年118万人);保险监管人员1816人。保险从业人员总计近225.8万。虽然我国近年保险业人力资源发展迅速,但总体数量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保险业发展的需要。据2003年的一

4、项统计数据,每10万人口拥有保险从业人员数量,美国为1357人,日本为331人,香港为551人,台湾为619人,而中国大陆仅为110人。有人测算,中国保险业每年约需16000名保险专业毕业生,但目前每年从全国各类学校毕业的保险专业学生在2000人左右,供需比例达到1:8,人才缺口很大,同时保险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保险机构的现实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要真正解决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人才数量不足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和改进保险教育(黎宗剑,2007.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8年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

5、上也强调“要更加重视保险职业教育”。可见,我国保险行业的巨大人才需求sunshinesunshine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展开了广阔前景。二、我国保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当前我国保险人力资源领域存在着一种“双难现象”:即保险专业的学生工作难觅或找到工作却难以满足其心理预期,保险企业则是人才难求或求到人才却难以用得满意。这主要是因为保险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6、不清,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轨,导致供不“应”求的现象(王萍,2007.4)。二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结合不够紧密。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老化,校内校外“两个校园”中校外社会校园力量发挥不够,校企合作不够,实训基地建设落实不到位,产学结合不够紧密,教学内容理论脱离实际。高职院校尤其是文科类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薄弱导致实训教学环节薄弱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软肋。三、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经验借鉴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国外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一元”为企业,另“一元”为职业学校)、英国的“三明治”式教育(即“工读交替制”的合

7、作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CBE模式(CompetencyBased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TechnologyAndFurmerEducation)、前苏联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等。对国外高职教育模式比较分析可以给我们启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四、关于我国面向保险行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策建议(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遵照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和“面向社会、面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