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

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

ID:25952726

大小:6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3

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_第1页
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_第2页
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_第3页
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_第4页
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界对健康、素质,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卫生、心理教育,心理常态与变态,心理正常与异常,心理适应与障碍,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保健等概念一直存在各种不同的解释,经过20年的研究,我们对这些概念有了自己的科学解释;关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标准更是近10年来心理学界争论不休的的问题,我们也参与了讨论,并形成了自己的看法①至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测量评价问题,由于没有廓清概念和标准,所以各种各样的量表所测量的结果难以一致,使得基层教育和卫生工无所适从。为此,对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工作和学科建设中概念、标准、评价以

2、及工作体系建设提出下列意见,就教于学界。  一、心理卫生与心理教育学科与工作中的概念  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应和发展的协调状态。卫生工作的总目标是维持健康、保护生命。其途径有二,一是生理卫生;二是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的需要,并在适应中不断发展的协调状态。心理卫生就是利用人类己经发现的身体和心理规律运用预防、锻炼、治疗等手段,维护健康、保护生命为人类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工作过程。生理卫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科普宣传、检查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主要的工作承担者有教育工,包括体育工、狭

3、义的卫生工、医疗工、心理学工;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有科普宣传、咨询指导、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其主要的工作承担者是心理学工、卫生工、精神病工以及教育工。  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熏染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品质的总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其途径有体育和心育(包括智力教育智育、情感教育德育和美育等)心理素质就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品质。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学生的各类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活动过程。体育的主要途径是生理知识传授、锻炼、运动。心育的主要途径有心理知识传授、辅导、咨询。

4、前者的主要工作承担者是卫生工、体育工;后者的主要工作承担者是心理学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等。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以健康为目标的心理卫生工作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以素质为目标的心理教育工作如心理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往往很难分清。所以,我们主张从理论上分清,但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把二者结合起来。  既要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又要注重心理学知识的教学,更要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也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至于发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则要送有关的治疗机构,因为学校毕竟是教育机构,不是卫生机构。  二、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多学科建构从1995年周燕的论文引发心理健康标准讨论至今己有十

5、年。十年来,心理学界就这一问题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先后有20多位学者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思辩性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有一些学者从心理测验量表编制的角度,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笔者自1995年在这些驳论和立论文章中,提出了一个二维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标准构建框架现以此图为框架,列述各个学科角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并对这些理论的构想,对生理学一卫生学角度的心理健康标准;教育学一伦理学角度的心理素质标准;心理学角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以及量表编制原则进行论述。  1.生理学——卫生学角度的心理健康标准  从理论上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标准的制订,当然不应当是生理学

6、一卫生学的角度。然而,因为健康与卫生不可分,心理健康又与心理卫生不可分,而且心理健康问题的提出,最早并不是心理学家,而是卫生学家(精神病学家),因而,生理学一卫生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实际上早己有之,且在现代仍然流行。所谓“社会适应论”、众数标准、平均数标准、适应标准,其实都是生理学一卫生学标准。这种标准是一种大众的现实标准,是生理心理健康标准。它强调趋同,只要一个人与周围的他人在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上一样,他就是健康的、正常的、变态的,反之则是不健康的、不正常的、变态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标准,乃是因为精神病学家作为医生,他们习惯于以身体标准为参照系来考虑心理健康标准。而且,这种立场又正好迎和

7、了人类社会历史积淀下来的立场。因为制定身体健康的指标就是通过大面积测试和临床观测而得到的各种身体机能的平均数,比如身高、体重、肺活量、脑电波、心电图及其它各个系统的外形和生理生化指标。所以制订心理健康标准也当然要以心理机能的各种测试数据的平均数作为制定指标。而且在西方,这个词本指心理卫生,偏又被国人译为心理健康,就更加说不清楚了。心理卫生运动发起者是卫生学家而不是心理学家。生理学一卫生学的标准假定多数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方式永远是正确的、正常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