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62510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3
《谈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商业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现象内容摘要:广告英语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翻译中需顺应译入语文化,从文化心理、文化观念及文化审美三方面对接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使译文保持原广告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商业广告翻译顺应文化对接 广告翻译既是两种语言间的交流,又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由于英汉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想成功完成这一语际转换过程,保持和原广告大致相同的宣传功能、相近的文化传递功能和移情感召功能,在翻译中应顺应译入语文化,对接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否则,译文就难以得到译入语受众的认可,无法实现广告诱导功能,甚至会违背大众文化和审美水平,从而严重
2、影响商品销售。 广告翻译中文化对接的理论基础 作为商品宣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广告英语翻译实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Verschueren的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恰当选择,就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灵活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鉴于以上观点,为保证译文和译文受众之间语言交际活动的顺
3、利进行,同时保证译文和原文广告效果的一致性,作为媒介的译者,应对原语广告文化和译入语文化进行对接,灵活地进行翻译。 广告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对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汉英文化分属两大文化体系,即东方文化体系和西方文化体系。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王佐良说:“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依据顺应理论的观点,在商业广告翻译时,译者应针对文化差异,从异文化心理、文化观念及文化审美三方面进行文化对接,使译文保持和原广告一样的宣传效果。 (一)广告翻译中译文与译语
4、文化习惯及文化心理的对接 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比如,迥然不同的文化习惯使得中西方人在用词的褒贬含义方面也不一样。中国人所指的“西风”、“西北风”往往是凛冽的寒风;而英国人心目中的“西风”却是温暖的风,如It’samingPills后打开了销路。再如,中国的万象牌电池在国外也面临同样的尴尬,因为它被译成了“eansuselessandaburdentopeople”。可见,广告翻译中必须顺应目标语文化,完成相异文化间的对接。.L.编辑。 (二)广告翻译中译文与译语文化审美的对接 中西方受各自历史传统、民俗习惯、
5、经济发展等影响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审美情趣。一种文化中被推崇的事物,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能引起共鸣。广告翻译是语言翻译,又是文化翻译。根据顺应论观点,翻译中应注重译文与译入语文化审美的对接,再现原广告的创意效果。 龙,在汉民族文化中不仅是美的,而且是一种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历来被视为权利、力量、吉祥的象征。然而在英语文化中,龙却是恐怖的怪物,不具任何美感,谈“龙”色变。“亚洲四小龙”在英美报刊上因此被变通译为“亚洲四小虎”,东风“雪铁龙”被译为Citron。国际知名饮料Sprite在英语中意为小精灵,带有可爱之意。而汉语中,小精灵似乎和鬼精灵在语义上有相似之
6、处,因此,依照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被译为“雪碧”,“雪”象征吉祥如意;“碧”意味“清澈透明”,该产品很快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同,销路大开。 在汉文化中白色是纯洁的意思,但英文中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