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82093
大小:71.4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2
《浅谈如何对待随班就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对待随班就读生甘肃省白银市姚珠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与国际接轨,教育部门加大了改革和宣传力度,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大都是学龄智力残疾儿童的9年义务教育,对于学龄前或已到入学年龄,但因其智力低下未达到入学能力的儿童教育仍是一个盲点。这类儿童多数只能跟着正常儿童随班就读。所谓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有形式。随班就读不仅为智障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多数轻度智障儿童通过早期的训练和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向
2、正常化发展。但是,如何使随班就读不演变成随班就坐、随班混读,是个需要探讨和深思的问题。如何让智障儿童享受到特别关注,如何挖掘他们的最大潜能,最终回归主流走向正常化?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对待随班就读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关注心理健康,正确评价随班就读学生大多都有病态的情感,如大喊大叫、偷别人东西、不可遏制的冲动性。教师要关爱他们,以表扬为主,耐心劝说,循循诱导,让其改正缺点,千万不能打骂,否则会伤害他们幼小的自尊心。教师更应该尊重他们,向他们讲明这么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不要让他们生活在同学们的
3、讥笑中;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增强适应力。要客观地评价随班就读学生,不能有过高的要求。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从小培养才能顺利成才,更何况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弱势孩子呢?因此随班就读学生更需要关爱,需要尽早接受适合他们的高质量教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弥补缺陷,开发潜能。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直接监护人,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孩子,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首先家长要做到不自卑。有些家长受封建思想的营销太深,觉得自己生了个“傻瓜”,是自己前世没有积好德,产生低人一等的见不得
4、人的自卑心理。因此家长事事不愿孩子参加,时时不愿孩子外出。在这种教育影响下,这些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学习,交往和实践机会,性格内向,产生自卑。家长的这种闭关自守的教育,怎样才能使孩子独立走上社会与人交际、正常生活呢?其次家长要做到不放任。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有残疾,丧失了信心,虽不说是累赘,但是毫不关心,在家长眼里根本没有这个孩子,只养不教。有的家长完全依赖学习,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漠不关心,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导致孩子表现随便,无上进心,对十五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具有主观片面性,纪律松散。再次家长要
5、做到不溺爱。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及其疼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做家长的总是会尽量满足。即使有什么错误,家长也予以迁就。家长不仅自己溺爱,同时页要求他人照顾。有的家长还认为这是对孩子胜利缺陷的补偿。殊不知,这样其实剥夺了他们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三、在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语言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工具。大多数随班就读学生由于大脑受损,自身生理和心理上某些缺陷,而导致智力发展障碍,语言表达能力差,大都不善言谈,针对他们语言发展迟缓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显得十分重要
6、。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字、词、句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字、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帮助弱智儿童理解、掌握基本的字和词汇是语言训练的基础内容,在教学识字时我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时,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教,再组成词,最后引导形成句的概念。如:“生——学生——我是小学生”。这样由易到难,弱智儿童容易接受。 弱智儿童由于知觉的缺陷,观察能力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看图学词学句时,充分利用图画,不仅加快了认字和认识事物的速度,而且加深了对词义和句义的理解。特
7、别是在看图学文时,学生随着观察能力的增强,分析能力、想象力和概括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指导学生观察几幅图中乌鸦不同的神态,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乌鸦不同的心情,然后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什么?”尝试让学生完整说出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图画内容概括出段意。复述课文,对于弱智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但这是语言训练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遇到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尽管学生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但学生能在复述中语言得到训练。如,在教
8、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通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在随班就读学生复述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给予他们鼓励和提示,让学生努力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四、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智障儿童社会生活的基础,智障儿童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回归到大众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不能遵守起码的社会生活准则,那么他们很难被社会承认和接纳。针对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我们制定出符合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