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ID:25713853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1页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2页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3页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4页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习作教学需要“研”“思”结合    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郑先猛    习作教学是个硬馍馍,牙齿好的人啃得喷喷香,既顶饱又绿色健康;牙齿不好的啃不动伤了牙不说,还落得贻笑大方。在阅读教学风靡的时代,搞习作教学是一种挑战,需要勇气。习作教学的作用毋庸多言,在很多的教育新作中有关于“习作本位论”“表达本位论”的诠释,不管哪种理论,我想只要是着眼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是可行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习作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注重学生思维情感的熏陶,竭力寻求突破,寻找一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作文

2、教学之路。在平时的习作专项教学中,让我们研究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理念新一些,关注多一些,改变多一些,我想收获也就能多一些。下面我结合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1谈谈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一、研析教材,重实重透    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因此教学首当其冲的是研析教材,挖掘出教材的厚实与凝重,吃得透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1是关于“节日”话题的作文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一篇“设立自己心中节日”的作文。数遍研读教材,笔者认为,本次习作编者的设计理

3、念无外乎这么几点:1.通过习作让孩子们了解一些节日,了解节日的由来和过节的情景;2.知道节日的设定并非随意而为之,里面包含着一定的典故,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和愿望;3.说出自己心中最想设立的节日,说明白设定这个节日的缘由,写出过节时的情景。在研读教材后,会衍生出一些疑惑和偏差:1.“节日”的定义是否需要讲透彻,“节”和“日”是一回事吗?2.每一种节日传递的都是喜庆和温馨吗?3.自己心中的节日设定是否随意确定日期?4.一直固有的“范文引路”模式,怎么突然没了,学生该如何寻得写作的抓手?    四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习作训练,写

4、作能力有所提升,但是远没有达到能随心所欲地说、信手拈来地写的程度,因此对本次教学的编辑意图的理解、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必须综合考虑,结合年段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习作能力,量体裁衣,量力而为。反之,如果一味求高、求大,则会适得其反。在分析本班的教学现状后,我把侧重点放在了“为何设立此节”“如何过节的情景描写”和“如何确立节日的日期”三大板块。    “为何设立此节”是本次习作的精髓所在,是习作的情感目标。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总是要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文章本是有情物,无情莫动笔。”没有情感因子的文章缺少生命的灵气,更不会撼

5、动人心、敲击心灵。(语文教学论文 ..)可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会设定自己心中的节日,但是这个节日是否饱含了美好的情感和愿望,是习作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过节的情景描写”是写作基本功最直接的体现,“描写”是习作的重武器,没有描写就不会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没有描写就不会有鸟语花香,美轮美奂的景,不会有如临其境的氛围……没了描写,世界少了活力、没了颜色、失却声音,作文又何来精彩?    “如何确立节日的日期”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在备课之初,我广读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案例,但是都没发现涉及此话

6、题的文本。设定日期究竟有没有讲究和学问?在教学时是否有必要将此作为习作的次重点?煞是费了_一番苦心。是教材的编者有意的忽视?还是本来就是思维的真空地带?在查阅、研读相关资料后我渐渐明白,每一个节日的日期设定总是有着自己的理由和依据的。    譬如:国际节日“三八节”: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结果得到了美国和世界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因此将节日的日期设定在3月8日。    西方节日“圣诞节”(12月25日):圣诞节相当于我国的春节

7、,是西方各国最主要的节日。一般认为:选择这一天为圣诞节,是为了和世俗的农神节一致(农神节也是在12月25日),从这天开始昼长夜短,日照时间变长,太阳赐予人们的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人们为了感谢太阳赐福,常常举行各种欢庆活动向太阳顶礼膜拜,把耶稣诞辰定的与传统的农神节一致。    再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日期的确定也有着历史渊源和依据。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同时使用公历和夏历两种历法,“行夏历为顺应农时,从西历为方便统计”。当时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把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1

8、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政治协商会议更明确地制定了“公元纪年法”,并把阳历1月1日的新年改为元旦,保留春节的叫法不变。    由上述三个代表性的节日日期的设定来看,每一个节日的日期设定在哪一天,都不是随意而为之,总是有着一定的学问和依据。因此在设计时我把“如何确定节日的日期”纳入到了习作指导的重点。吃透教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