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96873
大小:20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1
《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会考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家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5.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①天文学,②数学,③医学,④农学,⑤四大发明。6.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7.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2、、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知识整理】一、孔子和老子(一)孔子的学说1.孔子的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孔子的思想(1)核心思想:“仁”和“礼”。仁—①内涵:即“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所有人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②途径:遵循“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评价: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礼—①内涵:即“克己复礼”,使自己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②途径:“正名”,按照周礼的制度矫正混乱的社会等级秩序,达
3、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③评价:“礼”的实质是恢复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维护奴隶制,是消极保守的思想。(2)政治思想:①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②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3)哲学思想(鬼神观):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4)教育思想:①教育原则: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情况;②教育方法:因材施教;③学习方法:学思结合,独立思考;④学习态度: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3.孔子思想的特点:既守旧又维新,既复古又开明,具有双重性。4.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1
4、)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2)汉代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二)老聃与《道德经》1.老子的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2.老子的思想(1)哲学思想—①核心观点:a.“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b.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②朴素的辩证法思想:a.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b.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c.主张“
5、守静”,“以弱胜强”。(2)政治思想—①“无为而治”: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以“无事取天下”,反对威逼百姓;②“小国寡民”:主张原始纯朴小国寡民消极思想,主张实行愚民政策,具有保守性。3.老子思想的地位:积极—(1)老子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道”);(2)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消极—小国寡民思想,是消极避世思想。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牛耕推广。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学术
6、文化的繁荣提供物质条件。2.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二)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思想:(1)政治思想—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②提出“民贵君轻”主张。(2)主张人性本善说;(3)倡导“养浩然之气”(义利观)。2.孟子地位: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3.荀子思想:(1)自然观—①“天行有常”(朴素的唯物思想);②“制天命而用之”。(2
7、)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教育。(3)政治思想:礼法并施(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三)墨子与墨家1.墨子思想:(1)“兼爱”。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主张兼爱则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2)“非攻”,反对不义兼并战争。(3)“尚力”。(4)“节用、节葬”。2.墨子思想的评价: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时期,墨家成为显学;战国以后,墨家地位下降。(四)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庄子思想:1.“齐物”的观点。万物齐一,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反映了没落贵族悲观失望,完全丧失了
8、探求真理的信心)2.人生观—“逍遥”“无所恃”,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反映了没落贵族逃避现实、去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3.自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